地震波的三个特性

AI知识君

全网内容智能分析
地震波的三个主要类型及其特性如下:
1. 纵波(P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2. 横波(S波):横波是剪切波,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只能在固体传播。
3. 面波(L波):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地震波的三个特性分别是: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振动方向和破坏性。
1. 纵波(P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2. 横波(S波):横波是剪切波,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只能在固体传播。
3. 面波(L波):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地震波的三个特性分别是: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振动方向和破坏性。
参考来源
[1]地震波有什么特点?
芝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