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与NPN三极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吴璟亚
2022-10-28 22:44:57
共 1 个回答
银花飞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 电流放大和开关 作用。
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 锗管和硅管 。而每一种又有 NPN 和 PNP 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硅 NPN 和 PNP 两种三极管,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常见的三极管为 9012 、 s8550 、 9013 、 s8050. 单片机应用电路中三极管主要的作用就是开关作用。其中 9012 与 8550 为 pnp 型三极管,可以通用。其中 9013 与 8050 为 npn 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NPN 型三极管 ,由2块N型半导体和1块P型半导体组成,P型半导体在中间,两块N型半导体在两侧。
PNP 型三极管 ,是由2块P型半导体中间夹着1块N型半导体所组成的三极管,所以称为PNP型三极管。也可以描述成,电流从发射极E流入的三极管。
1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原理三极管有 截止、放大、饱和 三种工作状态。 放大状态 主要应用于模拟电路中,且用法和计算方法也比较复杂,我们暂时用不到。而数字电路主要使用的是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只用到了截止与饱和两种状态。
我们一般所说的普通三极管是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器件。其它的三极管也都是在这个原理基础上功能延伸。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NPN 和 PNP 主要是 电流方向和电压正负 不同。
这里以 NPN 型三极管为例来说说它的工作原理。  
NPN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它就是一个以 b (基极)电流 Ib 来驱动流过 ce 的电流 Ic 的器件,它的工作原理很像一个可控制的阀门。  
NPN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类比 左边细管子里蓝色的小水流冲动杠杆使大水管的阀门开大,就可允许较大红色的水流通过这个阀门。当蓝色水流越大,也就使大管中红色的水流更大。如果放大倍数是 100 ,那么当蓝色小水流为 1 千克 / 小时,那么就允许大管子流过 100 千克 / 小时的水。同理,当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为 100 时,当 Ib (基极电流)为 1mA 时,就允许 100mA 的电流通过 Ice 。
两种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总结如下:
NPN 的发射极 (e) 接地,集电极 (c) 接高电平,基极 (b) 接控制信号,用 b-e 的电流( Ib )控制 c-e 的电流( Ic ), e 极电位最低,且正常放大时通常 c 极电位最高,即 Vc> Vb > Ve 。三极管导通,电流从 c 极流向 e 极。
PNP 的发射极 (e) 接高电平,集电极 (c) 接低电平,基极 (b) 接控制信号,用 e-b 的电流( Ib )控制 e-c 的电流( Ic ), e 极电位最高,且正常放大时通常 c 极电位最低,即 Vc < Vb < Ve 。三极管导通,即电流从 e 极流向 c 极。
2 三极管的使用用法 三极管的用法特点,关键点在于 b 极(基极)和 e 级(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情况,对于 PNP 而言, e 极电压只要高于 b 级 0.7V 以上,这个三极管 e 级和 c 级之间就可以顺利导通 。也就是说,控制端在 b 和 e 之间,被控制端是 e 和 c 之间。同理, NPN 型三极管的导通电压是 b 极比 e 极高 0.7V ,总之是箭头的始端比末端高 0.7V 就可以导通三极管的 e 极和 c 极。这就是关于“导通电压顺箭头过,电压导通”的解释。
下面以一个常见的控制 LED 的电路为例来说明截止与饱和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三极管基极通过一个 10K 的电阻接到了单片机的一个 IO 口上,假定是 P1 ,发射极直接接到 5V 的电源上,集电极接了一个 LED ,并且串联了一个 1K 的限流电阻最终接到了电源负极 GND 上。如果 P1 由我们的程序给一个高电平 1 ,那么基极 b 和发射极 e 都是 5V ,也就是说 e 到 b 不会产生一个 0.7V 的压降,这个时候,发射极和集电极也就不会导通,那么竖着看这个电路在三极管处是断开的,没有电流通过, LED 也就不会亮。如果程序给 P1 一个低电平 0 ,这时 e 极还是 5V ,于是 e 和 b 之间产生了压差,三极管 e 和 b 之间也就导通了,三极管 e 和 b 之间大概有 0.7V 的压降,那还有( 5-0.7 ) V 的电压会在电阻 R47 上。
【注】这里的 P1 口输出高电平是 5V ,不同的单片机的 IO 口高电平输出电压是不同的,有的单片机的 IO 输出是 1.2V ,这就需要三极管放大,以此驱动 LED 等工作。
常见控制LED的电路 这个时候, e 和 c 之间也会导通了,那么 LED 本身有 2V 的压降,三极管本身 e 和 c 之间大概有 0.2V 的压降,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在 R41 上就会有大概 3V 的压降,可以计算出来,这条支路的电流大概是 3mA ,可以成功点亮 LED 。
前边讲过,三极管有截止,放大,饱和三个状态,截止就不用说了,只要 e 和 b 之间不导通即可。我们要让这个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就是我们所谓的开关特性,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三极管都有一个放大倍数β,要想处于饱和状态, b 极电流就必须大于 e 和 c 之间电流值除以β。这个β,对于常用的三极管大概可以认为是 100 。
那么上边的 R47 的阻值我们必须要来计算一下了。刚才我们算过 e 和 c 之间的电流是 3mA ,那么 b 极电流最小就是 3mA 除以 100 等于 30uA ,大概有 4.3V 电压会落在基极电阻上,那么基极电阻最大值就是 4.3V/30uA = 143K 。电阻值只要比这个值小就可以,当然也不能太小,太小会导致单片机的 IO 口电流过大烧坏三极管或者单片机, IO 口输入电流最大理论值是 25mA ,我推荐不要超过 6mA ,我们用电压和电流算一下,就可以算出来最小电阻值。
总结:箭头朝内 PNP,导通电压顺箭头过,电压导通,电流控制。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