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对才女一见钟情,写下首肉麻情诗,明明很有水平却被骂了千年
卢子霖
2022-07-23 17:03:18
共 1 个回答
潘东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当很多人看到这两句诗的时候,相信都会在心底默默感叹,写下这首诗的人到底该是如何痴情,才能写出这般缠绵悱恻令人断肠的诗句。然而当了解写下这些诗句的诗人生平,再去回看这些诗句,总让人觉得有点难以相信,因为这位诗人倘若是放在现代,那妥妥的就是人们口中的“渣男”,这位诗人就是元稹。
唐代大诗人层出不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这一个个名字就如同一座座大山,想要在唐代诗坛闯出自己的名头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般高手如云的环境下,元稹却凭借自己的情诗创出了偌大的名头,和好友白居易被世人并称为“元白”。不过比起他的诗名,很多人似乎对于他的感情史更有兴趣,因为他一生多情,但每一段感情中他都留下了看似“情深似海”的情诗,看上去矛盾至极。
公元802年,元稹迎娶了发妻韦丛。当时的元稹尚无功名在身,所以两人婚后过得很是拮据,但韦丛对此并没有任何不满或者怨言,她始终陪在元稹身边,两人情投意合,虽然潦倒但也很是幸福。怎料结婚才七年,也就是公元809年,韦丛便因病去世,这也成了元稹内心久久不能愈合的伤痕,此后他写下了《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等诗作悼念亡妻,每一篇都写得感人至深,让人读之也不免心生戚戚然。
这样看来元稹对于发妻的感情应该是最为真挚才对。但实际上韦丛去世是在公元809年七月九日,而元稹在三月的时候奉命出使蜀地,在蜀中他遇到了比自己大11岁的薛涛。当时的薛涛也是芳名远播,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薛涛的才华自不必多说,这对才子佳人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一起。只是两人在一起三个多月,元稹便调离了蜀地,两人无奈分离。
在妻子还在世的时候便和别的女人产生感情,元稹所谓的“痴情”我们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倘若只是薛涛一人,那么我们尚且还能说这或许是偶然,只是元稹太过欣赏薛涛。但事实是元稹的“渣”不止于此。在元稹离开薛涛之后,起初他还时常给薛涛写信,两人互诉衷肠,只是后来元稹遇到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女艺人刘采春。这刘采春也是才女被一枚,而且比起薛涛来说要年轻貌美许多,初见之后元稹便对这位才女一见钟情。这也直接让他“乐不思蜀”,将薛涛抛至脑后,满眼满心都是刘采春。为了博得刘采春芳心,元稹还写了首肉麻情诗。
《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娟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诗能唱望夫歌。
这首诗主要是歌咏刘采春,说她姿容秀丽,仪态万千,同时有着非凡的文采。诗中的《望夫歌》说的便是刘采春的《啰唝曲》,当时刘采春的《啰唝曲》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她的文采和歌声是多么出彩。
细细品读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简单的歌咏女子的诗作,但写得却很有水平,让人读之似乎眼前便浮现出一位能歌会舞的才女形象。明明是一首有水平的诗,但古人对于这首诗却懒得点评,甚至这首诗还被世人骂了千年,这又是为何呢?
说到底,对于这首诗的骂声其实是“对人不对诗”,怪只怪元稹太“渣”,一次次的见异思迁,看似每一段感情都真挚用心,但到了最后都是辜负女子。这样的诗人因一见钟情写的肉麻情诗又怎么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对于元稹的这首诗和他的感情经历,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