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就算忘记名字,也不会忘记自己1米8
代嗣杰
2022-07-29 05:39:18
共 1 个回答
孙巧梅
本文授权转载自浪潮工作室
(ID: WelleStudio16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男生对待身高就像女生对待体重,充满执念。
据说,如果你认识一个男生超过三天,还不知道他有多高,那么他绝对不到 1 米 8,因为但凡他超过 1 米 8,就一定会在三句话内让你知道,并且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一个数字都不能模糊:
"很高兴认识你,我叫 XXX,身高 182.5。"
"这家餐厅不错,就是桌子太矮,我 182.5 蜷缩着好难受。"
"下雨了,我来打伞吧,我 182.5。"
不到 1 米 8 的男生,则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高一些:把头发吹高、穿显肩宽的衣服,实在不行就直接垫内增高。我有个哥们, 甚至看鞋子一眼,就能知道适不适合垫内增高 。
不过,最直接的还是稍微虚报一点。在相亲届也流传着男人身高的段子:172 的男生和 168 的女生见到面,气氛一度变得很尴尬, 女生比男生高一截,而且她穿的还是平底鞋 。原来,男生的身高是 168,谎报了 172,而女生的身高才是实打实的 172,为了不把对方吓跑谎称 168……
170-175 之间的男生,两头够不上:实在凑不到 1 米 8,但也不是公认的矮。于是就会在各种社交平台向人求证:我不算矮吧?
可见,身高真的是男生的命门。如果你说一个男生丑,他可能会嬉皮笑脸毫不在意,但如果你说一个男生矮,他可能会心碎一地、当场哭给你看。
为什么男生不在意自己的外貌和穿搭,但对身高这么在乎?
身高,男性的“颜值焦虑”
男生如此重视身高,真的不能怪他们太“玻璃心”,实在是这个社会似乎不太容忍男生矮。
相过亲的男男女女一定会有感触,身高绝对是相亲市场上跨不过去的核心考虑因素。
在国内大型婚恋网站“某合”与“某爱”首页,当把鼠标悬停在用户照片上时,出现的信息只有年龄、学历、身高三项,连地域、职业、性格等都没有排上名号。这说明,当人们需要快速了解潜在婚恋对象时,身高是重要性相当靠前的信息。
那么,中国人的理想伴侣身高是多少呢?
西南大学于 09 年做的研究发现,大学女生和男生的理想伴侣身高平均值为 175.7 厘米和 163.9 厘米 [1]。而与之相对的,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全国 20~24 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 171.1 厘米和 159 厘米 [2]。
这说明,人们理想伴侣的身高往往高于实际的平均身高。看来,总是会有人的期望落空,要么找不到对象,要么找到的伴侣不符合自己的身高期待。
并且,女生对伴侣的身高要求比男性更严苛。
华东理工大学对国内某大型婚恋网站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通常来说,女生会给比自己高 12 厘米左右的男生主动发信息,而男生会给比自己矮 10 厘米左右的女生主动发信息。
这说明,在选择伴侣时,女生的理想身高差比男性更大 [3]。
至于可接受的范围,大多数女生希望伴侣比自己高,女生最多能接受比自己矮 3 厘米的男生,而男生对身高要求则更宽容,从比自己矮 13 厘米到高 32 厘米都能接受 [3]。
可见,女生对伴侣的身高有更高的要求,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大家对配偶身高的期望往往基于与自己的差异 [1], 并不是每个女生都喜欢 1 米 8 的男生。人们会掂量自己的身高,以此为基础找对象。 比如,158 的女生可能会倾向于选择 170 的男生,而 168 的女生可能会更喜欢 180 的男生。
并且, 高个子的女生对身高差的要求更低 [1],比如,女生一旦超过 1 米 7,对伴侣的身高要求很可能只有“比我高”,甚至“稍微矮一点儿也没关系”。
虽然身高届也强调“门当户对”,但这不代表意外情况就不会发生,比如 10 年前互联网大热的“最萌身高差”。
日剧《这是恋爱!~不良少年与白手杖女孩》中,两位主角就有“最萌”身高差。
或者,性别互换也成立。
不过,如果矮个子男生找了高个女朋友,会发生什么?路人很可能会以为他很有钱,乃至报以“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的眼神。看来,在他人眼中,矮个男生连真爱都要打折扣。
如果身高只影响找对象,那为什么那些已经有对象的男生,还在强调身高呢?
身高的重要性,不只是相亲
这是因为,除了婚恋市场,身高在职场与生活中也有诸多影响。
比如工资。2014 年,瑞典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身高每增加 10 cm,被调查的群体的工资会增加 6% [4]。并且,男性的身高与职业成功之间的相关更强 [5]。 也就是说,身高对男性职业成功的影响更大。
原以为对身高的偏见只是嘴上说说,没想到竟真的影响工资,为什么会这样?
佛罗里达大学的团队研究了身高对职业发展和收入影响后,提出了下图中的模型。其中的箭头表示因果关系 [5]。
身高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评价,从而影响绩效。人们似乎直观地就会将“高”和“厉害”联系起来。比如我们认为厉害的人“高人一等”,会称他们为“高手”,并“仰视”之;反过来,身高更高的人也确实被认为更有说服力 [6]、更有能力 [6]、智力更高 [7]、更有权力 [8]。
有研究表明,雇主会认为 个子高的推销员容易给客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他们也更可能与客人之间建立起信任、让客人敞开心扉,从而让客人放心地消费 [9]。
甚至科学界与主流媒体曾一度做过关于美国总统身高的研究,认为身高更高的人更容易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上任后也更容易被评价为有领导力、擅长沟通 [10]。
对于个人来说,身高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也就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继而影响职业成功。 个子高的人享受着天然的优待与“高看一眼”,因此他们更加自信、自我感觉良好 [11],也会认为自己更能胜任工作。
美队在变身前,身高明显矮于他人,更不被看好。
这样的信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行为,甚至感染周遭环境来为他们的成功让路,使得他们真的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 [12]。
矮个子的男生消受着调侃与品头论足,他们有更多焦虑,也容易陷入对自己的负面认知中 [11]。他们由于对身高不自信,可能会充满不安全感,甚至表现出更高的冒险性、攻击性。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还为这一特点创造了一个专有名词"拿破仑效应"(又叫矮个子综合征)[13]。
众所周知,拿破仑——这位矮个的法国皇帝一生都在追求力量、征服和战争。阿德勒认为,这种侵略性和攻击性是因为他自卑感作祟,想要对身高缺陷进行补偿,从而表现得暴力好斗。而阿德勒本人由于身材矮小、严重驼背,一生都在与自卑情结作斗争。
而矮个子的这种不自信也会让自己陷入“自我实现预言”。比如,小 A 一直因为身高而自卑,每当与别人交往时,总是纠结自己的身高,觉得自己在第一印象上就不如人。
图片来源:pixabay
虽然他总是告诉自己“虽然个子矮,但是我有其他闪光点”,但又忍不住会想“可是其他人看到我这么矮,还会愿意关注我的其他优点吗?”。小 A 受困于这些念头,表现得畏缩、患得患失,这影响了他的工作表现,也影响了他与同事的合作,从而让不好的事情真的发生。
身高对男生的影响真是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它是怎么变得这么重要的?
男生的身高
是如何变得这么重要的
男生的身高为什么在人们心中这么重要?
这是因为,人们天然就认为,“更高大”等于“更厉害”。 这种联想完全是下意识产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浙江大学的团队就曾对这一现象做过研究 [14]。 研究很简单,就是请你围观“石头、剪刀、布”比赛。 先依次给你看两只手的出拳,接着请你判断其中一只手的输赢。
与普通的猜拳不同,研究者改变了两只手的大小,让其中一只手比另一只手更大。 你可能会觉得,任务如此简单,人怎么可能会受到大小的干扰呢。 事实就是令人大跌眼镜: 当胜利手的尺寸小于失败手时,人明显迟疑了——反应变慢了。
比如上图中,上排的胜利者“布”比失败者“石头”大,人会毫不迟疑地做出判断; 而下排中,胜利者“石头”比失败者“剪刀”小,人就犹疑了。
要知道,猜拳的输赢,规则是如此简单明了,这是多么毋庸置疑的比较。 而人在面对这种确定的情景时,都会受到大小因素的干扰,那么当在评价复杂的人类时,就更会如此了。
当女生面对一高一矮两位追求者,他们的条件各有优势; 当领导面对一高一矮两位下属,他们的能力各有高低,我们真的很难言之凿凿地说: 我对他们的评价完全不受到身高影响。
身高,早在潜意识中悄悄地影响了你的判断 : 更多研究表明,“高大”不仅让人联想到“赢家”,还让人下意识想到“更有权力”[14]、“社会地位更高”[15]、“更有能力”[16]。
这种下意识的联系是如何发生的?
在远古时期,身高可是有着进化学的意义。 男性需要外出觅食,在野外会遇见许多危险,比如猛兽或其他部落的男性,而此时,高大威猛的男性在面对危险时更有优势 [5]。
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也会站立来增加身高,形成威慑 / pixabay
此时, 身高成为了力量、安全、资源、甚至生存的象征 。 而不够高的人也会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弥补,比如表现出更加自大、更有侵略性(上文提到的"拿破仑效应")。
另一方面,发展心理学认为,身高与权力间的联系可能来源于未成年时期: 婴儿和儿童时期的我们会仰视具有权力的父母,高大的父母是我们第一位崇敬的、模仿的对象; 进入学校后,矮个子可能会受到高个同学欺负 [6]。
还记得在小学时期,高年级同学简直令人惧怕又羡慕。 每长一个年级,就仿佛获得了新的视野和特权。
这种刻在基因或记忆中的认知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形成了社会对男性的评价与规范。 这说明, 人们产生“高大”即是“厉害”这样的联想是十分自然的 ,这是人们利用经验的易得性判断方法。 在人类进化和儿童发展历程中,这种联想帮助我们快速形成对世界的印象,让我们保护自己、避免风险。
不过我们都知道,我们并不生活在远古时期,也不再是需要仰仗身高的儿童或青少年。 在现代成年人的社会,身高不再决定着是否会饿肚子、是否会被欺压,而是有着更加重要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我们听过“知识就是力量”,也听过“团结就是力量”,但没听过“拳头硬、肌肉大就是力量”。 这说明, 智慧的头脑、渊博的学识、团队合作都是成功的重要的因素。
而安全感也不再依赖胸肌获得,提到安全感,我们想到的更多是温柔的抱抱、是发自内心的被理解、被共情和认可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还没找到对象,也不必为了身高发愁,说不定,不是身高的原因呢?
作者 | 绿美亮
[1] 杨婷婷,陈红,陈南锦.中国文化下伴侣身高偏好的性别二态性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9,15(04):317-321.
[2] 国家体育总局.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3] Su, X., Hu, H. (2019). Gender-specific preference in online dating. EPJ Data Science, 8(1), 1-22.
[4] Chu, S., Geary, K. (2005). Physical stature influences character perception in wom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8), 1927-1934.
[5] Judge, T. A., Cable, D. M. (2004). The effect of physical height on workplace success and income: Preliminary test of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9(3), 428-441.
[6] 杨小莉,刘潇肖,白宝玉.身高的心理效应及其内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05):857-865.
[7] Chu, S., Geary, K. (2005). Physical stature influences character perception in wom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8), 1927-1934.
[8] Marsh, A. A., Yu, H. H., Schechter, J. C., Blair, R. J. R. (2009). Larger than life: Humans' nonverbal status cues alter perceived size. PloS One, 4(5), e5707-e5707.
[9] Kurtz, D. L. (1969).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stature: Important variables in sales recruiting. Personnel Journal, 48(12), 981.
[10] Stulp, G., Buunk, A. P., Verhulst, S., Pollet, T. V. (2013). Tall claims? 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height of US president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4(1), 159-171.
[11] Cheung, Y. B., Wee, H. L., Luo, N., Tan, C. B., Fong, K. Y., Thumboo, J. (2013). Height and mental health and health utility among ethnic chinese in a polyclinic sample in singapore. 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 42(2), 73-79.
[12] Roberts, J. V., Herman, C. P. (1986). The psychology of height: An empirical review. In C. P. Herman, M. P. Zanna, E. T. Higgins (Eds.), Physical appearance, stigma, and social behavior (pp. 113–140). Hillsdale, NJ: Erlbaum.
[13] 吴奇,钟春艳,谢锦源.拿破仑情结的进化:相对身高劣势和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21,53(01):95-110.
[14] Yu, W., Sun, Z., Zhou, J., Xu, C., Shen, M. (2017). Humans conceptualize victory and defeat in body size. Scientific Reports,7, 44136.
[15] 邓棉琳. 权力的上下和大小隐喻及表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6] 何翔. 社会地位的概念隐喻及其映射双向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8.
[17] 吕佳微. 能力概念的空间隐喻表征:对大小、上下和左右位置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20.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内容编辑 | 万物一
文献审核 | 九卿
微信编辑 | 阿正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推 荐 视 频
关注新周刊视频号,关注有态度的生活
必 读 好 文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