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点击热文:国产CPU厂商X86架构获永久授权 iPad运行Win10结果令人意外
大V
2022-11-26
这两年纯国产芯片的确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这是国家战略、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如今,国产芯片可谓是全面开花,不仅完全自主方向清晰,结果喜人,创新能力也是节节攀升,最关键的是已经不再是过去一直以来的PPT造芯模式,真正做到了落地消费化。
虽然Windows 11更新有一年的时间,但绝大多数人依然对Windows 10情有独钟,而最近有消息称,Windows 10最大更新22H2即将全面推送,不仅如此,Windows 11也在适配大众的诉求。
01 国产CPU厂商X86架构获永久授权
国产CPU厂商海光信息2016年获得了AMD的x86授权并推出了自研的海光处理器。而在产品层面,海光将基于永久授权的x86架构,加强研发能力,不断提升CPU的自主可控性。
基于AMD授权的x86 CPU技术,海光信息于2016年启动海光一号CPU产品设计。在海光一号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开启后续代际的研发,并于2018年切入到DCU(深度计算处理器)领域,这是公司基于通用的 GPGPU 架构,设计、发布的适合计算密集型和运算加速领域的一类协处理器。
秉承“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公司将已经验证的技术创新成果逐渐集成到海光高端处理器产品上,不断优化升级,保持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截止2021年年末,海光CPU系列产品海光一号、海光二号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海光三号完成实验室验证,海光四号处于研发阶段。
02 iPad Pro运行Windows 10
话说,这苹果和微软两大对头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近日有一位异想天开的博主让他们这两大对头进行了合体,其M1芯片的iPad Pro上竟然运行起Windows 10系统.
在成功运行的同时,该博主还通过Geekbench进行了跑分测试,得分显示在Win10下iPad Pro的成绩为单核1522分,多核5073分,基本已经能够达到M1 iPad Pro的90%/70%,足以称得上是“全速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该博主并非将ipad Pro直接刷入了Win10系统,而是依靠虚拟机完成的操作。该虚拟机名叫UTM,基于QEMU技术,能够在无需越狱的前提下,允许用户在iPhone或iPad上运行Winodws或lInux系统,并且目前已经适配了macOS。
根据UTM官方给出的信息,这款虚拟机支持包括x86_64、AMR64和RISC-V等架构的共计30多个处理器支持iOS 11及以上版本的系统使用。
03 球首发Wi-Fi 7路由器比RTX 4090还贵7000
近日,TP-Link推出了全球首款Wi-Fi 7路由器型号为BE900,售价699.99美元(约合人民币4970元)。据官方介绍,TP-Link BE900外观更像是一台迷你主机有LED灯网和触摸屏,可显示时钟、天气、无线状态灯甚至emoji表情等信息。BE900的峰值网速可达24Gbps,虽然不是Wi-Fi 7速度,但已是Wi-Fi 6/6E的两倍多。可以说是性能强悍。
不过,接近5000的售价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不建议普通消费者入手购买,毕竟目前支持WiFi 7的设备较少并不实用,且售价较高不推荐入手。
而笔者在京东平台发现已经有商户在销售了,但售价居然高达19999元,比RTX4090旗舰显卡还贵,估计也只是占个位置,并未正式开售。
04 国产CPU不给力的真正原因找到了 非技术问题
近年来,我国IC产业复合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并且随着国产替代深入,半导体行业发展加速,尤其在先进制程、设计、封装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以紫光、长江存储等为代表的存储芯片行业取得极大突破。
不过,中国IC产业发展速度虽快,但从全球角度来看,依旧处于落后状态。而且受到美国制裁影响,IC产业近几年遇到的不利因素大增。
现阶段,中国半导体芯片总体状况为:
其一,在测试、封装方面其实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这方面甚至有不少明星企业为国际大厂服务;
其二,在设计、制程、架构层面与国际水平依旧相差较大;
其三,在产品层面与国际水平相比大幅落后,半导体芯片无法产品化是中国半导体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事实上,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时间并不短,从1958年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始自主研发半导体芯片。但是为什么会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呢?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半导体行业过去60多年的发展中,大多时候处于脉冲式发展状态,国家政策支持就一拥而上去搞发展,热情回落之后就停止前进或彻底逃离,使得技术成果无法保证持续性发展。久而久之,技术差距越拉越大。
未来,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想要发展,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将国家战略与政策区分开来,将半导体芯片战略当成事业来做,而不是当成商业利益或政策红利去追逐,因为半导体产业不是一个投入就会有相应产出的行业,而是一个需要悉心耕耘,厚积薄发的产业;
其二,坚持培养半导体行业人才,产学研结合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其实在中国,程序员队伍十分壮大,但半导体行业人才却是稀缺资源。
其三,注重产品化进程。过去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弊病是只关注能不能把芯片做出来,而很少关注这些芯片做出来要给哪用,或者有没有人用。无法实现产品化对于半导体行业发展而言,是最为致命的打击,这也是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与国际水平差距最大的地方。不过近年来龙芯等自研芯片已经被应用到商务笔记本、台式机上。另外智能手机行业的自研芯片也能够积累不少实际应用经验。
其四,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并非全面落后于国际水准,在制造、封装层面,以及在14nm、22nm、28nm等相对成熟的制程节点上,中国与世界水平相比并不差,有些地方甚至还更有优势。但是在半导体芯片设计、产品转化层面却严重不足,所以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要在持续保证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不再瘸腿前行。
05 Windows 10最大更新来了
Windows 11用户大都已经升级到了22H2版本,但Windows 10用户都还在21H2版本。不过日前微软表示,Windows 10 22H2已经做好了大范围推送的准备,并将在近期推送给Windows 10老版本系统的用户。
如果您还在使用Windows 10系统的话,请注意近期的更新。
22H2作为Windows 10今年最大的一次版本更新,也可以说是其生命周期末期的一次广泛部署。将会为所有兼容该更新的计算机推送更新通知,而不是像普通更新那样仅对主动检查更新的设备推送。
Windows 10 22H2除了增加不少新功能之外,还会修复大量的系统BUG,提升整体稳定性,所以还在使用Windows 10系统的朋友建议升级。
此外与以往一样,本次更新微软也准备了ISO镜像版,通过官网可以直接下载进行升级。
06 Windows 11任务栏要改了
在Windows 10或者更早的Windows 7,用户可以设置任务栏上的程序窗口不合并,也就是一个应用多个窗口时,可以选择选择并排显示同一程序的多个图标。但Windows 11却不能,而且也没有相应选项。如今,这项功能似乎要回归了。
在Windows 11 Build 25246中,用户可以选择不合并同程序窗口,让同一程序图标并排显示在任务栏上,如此一来可以方便用户在两个窗口之间切换。目前这项功能仅存在于测试版中,正式版系统还没有。
虽然Windows 11上面还存在不少反人类设计,但好在微软正在一步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唯一让人不理解的是,很多功能在之前的系统中就存在,为何要在新系统中删除呢?如今又要将这些功能加进来,实在难以理解。
07 微软给出Windows 11免费时间表
遥想当年,微软当年为了尽快普及Windows 10,首次祭出免费升级的大招,起初微软说只免费一年,然而,时至今日,实际上还在生效中。甚至,很多盗版Win7/8.1也借着这波福利,实现了“洗白”。
Windows 11发布后,微软同样开放了Windows 10免费升级,如今一年过去,政策有变化吗?在推送Windows 11 22H2正式版发布后,微软表示,没有计划结束免费升级服务,它是无限开放的。
作为Windows 11首个年度更新,22H2带来了系统全局实时字幕、增强了多窗口布局功能(在最大化按钮上悬停)、改善了游戏延迟并支持了对窗口游戏的自动 HDR 和可变刷新率、引入多标签式的文件管理器视图、任务栏溢出等。
08 内存新技术无需再用光刻机
内存工艺进入20nm节点之后,厂商的命名已经发生了变化,都被称为10nm级内存,但有更细节的划分,之前是1x、1y 和 1z三代,后面是1α,1β,1γ。
在1α,1β,1γ这三代中,三星在1α上就开始用EUV光刻工艺,但是代价就是成本高。而美光前不久抢先宣布的量产1β内存芯片则没有使用EUV工艺,避免了昂贵的光刻机。
不使用EUV光刻,美光在1β内存上使用的主要是第二代HKMG工艺、ArF浸液多重光刻等工艺,实现了35%的存储密度提升,同时省电15%。
1β之后还有1γ工艺,估计会是12nm级别,制造难度更大,但美光依然没有明确是否使用EUV光刻机。而如今的1β内存,工艺水平相当于13nm。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