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Steam特别好评:黑屏加载引导很烂 但我依然是个好游戏
曲楠
如果你是一个单机游戏玩家,想必或多或少已经了解过杯赛新作《星空》——即便你不玩,这段时间你的各种游戏群、订阅号列表里也充斥着对《星空》的讨论。就算是一个对《星空》完全不了解的玩家,也能被《星空》上线前后口碑的反转引起兴趣。
关键时间点是9月1日。
在这之前,《星空》在各大游戏社区中都是被疯狂吹捧的存在,褒姒(谐音)派有但声量不够;9月1日0点媒体评分解禁后,给《星空》打了7分的IGN编辑甚至遭到网络暴力;之后,褒姒派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并对仍旧为《星空》说好话的群体围追堵截,唱衰《星空》声不绝于耳。彼时《星空》还未正式上线,steam评价系统也处于关闭状态,许多购买了普通版的玩家胆战心惊地观望中。
GOODBUY or GOOD BYE
9月6日,《星空》正式上线。截止目前Steam评价为特别好评,好评率达到84%。即便是2077,也是靠着几年的修修补补,在今年才让steam商店评价回到了“特别好评”。
这也说明了《星空》并非那么不堪,退一万步说,IGN那个编辑好歹也给出了7分GOOD评价,《星空》虽然有各种突出的缺点,但优点也同样突出,总体在七八十分左右。这波啊,这波是《星空》被陶德的过度宣发策略给背刺了,差一点点就要复刻2077的首发灾难史了。
关于《星空》的缺点,像糟糕的新手引导、站桩射击的战斗、造成割裂感的黑屏加载、要求颇高的硬件配置等,这几天大家都看到很多吐槽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说点别的,也是今天很多玩家最大的疑问:
是什么让《星空》保住了84%的好评率呢?
剧情。剧情。还是剧情。
剧情一向是杯赛的强项。杯赛给《星空》设计了一整套复杂立体的支线剧情,相比之下所谓的主线剧情反而变得单薄了起来,甚至给人一种“支线才是主线”的感觉。任务相互影响,像什么支线影响支线、支线影响主线和主线影响支线等比比皆是,互相交错。
这种互相影响的网状支线系统带给玩家最深的印象就是沉浸感。举个例子,你在A星球上完成了偷总统内裤并把内裤挂在中央广场雕塑上的任务,在你路过B星球时,听到B星球的人在讨论A星总统的内裤竟然是枪弹分离式并且还带蕾丝,你微微一笑,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
《星球》的世界观也在一个又一个支线的侧面补充下逐步立体了起来。游戏前期埋下的引子,在中后期玩家路过某地得到对应反馈时获得的小惊喜是逐渐累加的。而这种正反馈会刺激玩家的探索欲望,越探索得到的正反馈越多,也越愿意持续玩下去。
但这种沉浸式快感需要的前摇太长了。这也让《星空》成为了一款不折不扣的慢热游戏。玩家若是没法挺过前几个小时的煎熬,是很难享受到《星空》的乐趣。
“如果有人安利一款游戏的理由是“玩了十小时后就能觉得它不错了”,那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而《星空》就是这样的游戏。”——给IGN打了7分的编辑如是说。
不打开《星空》游玩,你对它的评价将一直处于量子叠加态。
《星空》带给玩家的沉浸感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而非声势浩大的雷雨,云玩和实际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提前预判,在付出10小时的沉没成本后,从《星空》中得到的正反馈是你想要的。如果你喜欢这一类型的游戏,那你一定不能错过《星空》。
最后说说《星空》的优化。
《星空》这次是跟AMD深度合作,但游戏优化并不是特别好,很吃显卡性能。正所谓技术宅拯救世界,MOD拯救杯赛。有UP主发布了让《星空》支持DLSS3的MOD,打上MOD后游戏帧数几乎翻倍。
FSR 2
开启DLSS2
开启DLSS3帧生成
畅游《星空》,推荐索泰RTX4070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
这款显卡通体洁白,以尖端喷涂工艺,呈现温润清新、简洁柔美的月白色外壳;犹如月光一般皎洁,尽显素雅之美。
索泰RTX4070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采用全新AdaLovelace GPU 架构,支持全景光线追踪、DLSS3、Reflex等黑科技,实现了游戏性能的代际飞跃。优异的软硬件协同,也让该卡拥有更高的创作效率,不管是视频剪辑、平面设计、3D创作,甚至AI绘图,都能表现出非凡的统治力。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