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就行,小白也能玩转NAS,极空间Z2S使用体验
学弟评测
2022-06-17 19:23:48
领导大学学的影视专业,毕业后也从事编导类工作,每周都要拿出比较多的时间看电影。在这之前一直都是在电视上开会员,后来觉得电视上的片源并不是很多。也想过用手机投屏,但是投屏的时候会占用手机,手机放呢没法用,难受得很。迫不得已,跟领导商量要不要专门搞个NAS当作网络影音中心,不管是电脑、手机还是电视上,都能播放观看NAS上的电影。
领导批准后就在网上找相关设备,我的需求也很简单,预算1500左右,最好有HDMI接口能外接显示屏,然后就被值得买大佬写的文章种了草。然后才开始了解极空间这个品牌,又在它们的官网上申请了个体验账号,对这个系统进行了一番体验,觉得非常不错。
体验网址:点这里
极空间目前在售的有Z4和Z2S两款设备,双盘位的Z2S更适合我,平时需要备份的文件不多,绝大部分空间都用来存放电影,两块大容量的硬盘就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了。
购买前我其实是问过身边玩NAS的朋友的,他们给我的答案是NAS的学习成本很高。首先还要了解Jellyfin服务器,对于小白而言想要搭建一套家庭影音媒体中心需要折腾很久,搭建完成后有些资源还会因为版权问题无法显示封面。
(下GIF为网络搜索Jellyfin教程)
而极空间Z2S就十分方便了,先给大家看看使用极空间Z2S搭建家庭影音媒体中心的成果!
#我愿称之为最强——极影音体验
电视上安装个当贝市场,在当贝市场上搜索“极空间”就能下载。要注意部分电视可能不允许安装第三方软件,可以百度搜索如何解决。
电视端的ZOS洁面很简单,只有极相册、极影视、音乐播放、文件四个选项。
打开下载的电影会显示电影类别、时间、简介、演员、评分等信息,这说明极空间的影视资源匹配能力还是很棒的。
从电视上看的视频是经过Z2S解码后输出到电视上的,这样还避开了老电视解码茶的缺陷。比如播放《星际穿越》4K分辨率片源时,电视上可以随便拖动进度条,加载很快。
极空间Z2S对视频进行硬件解码时,CPU的占用率并不是特别高,所以不用担心NAS处理器性能不够。
如果家里Wi-Fi不行的话,还可以通过HDMI线连接电视,极空间Z2S支持HDMI 2.0a协议,最高支持4K60Hz输出,播放蓝光4K原盘电影非常适合,不仅保证了画面流畅,还解决了电视编解码处理不完善的问题。Z2S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台蓝光播放机了。
至于影片片源嘛,你从片源网等网站寻找喜欢的电影,上班的时候登陆ZOS,在里面打开迅雷粘贴上磁力链接就能直接下载。
#好用的极相册
好用的相册功能必须具备照片备份、相册管理等功能,最好还能具备一些个性化的功能,比如照片去重、清理手机等。买了极空间Z2S后,不止自己能用,双方父母都能用得上。就比如相册备份功能,只需要在手机端开启相册自动备份功能,极空间APP就会对手机中的照片进行自动备份。
上传后的照片不仅有时间线展示,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某个时间拍摄的照片;对人像、场景、位置、节假日也进行了AI分类,日后查看起来比较方便。比如我想找春节时拍的饺子照片,就可以直接在春节AI分类里寻找。
电脑端同样能备份照片,只需要将电脑端的照片上传到任意一个文件夹中,然后在极相册中添加即可。
添加后极相册会根据照片时间自动分类,这样可以比较容易找到想找的照片。
重复的照片还可以使用相册清理工具进行识别,清理重复的图片,腾出更多的空间。
给家中年纪比较大的父母使用 ,不建议使用极空间APP,极空间APP对于父母一辈来说功能太多学习难度大。其实极空间针对长辈设计了一款名为极空间亲情的APP,极空间亲情APP没有复杂的功能,只有照片、歌曲、视频三个基础功能,非常适合给家里上了年纪的长辈使用。
使用前,需要给父母创建一个用户账号。这个账号只能在极空间APP的亲情设置中就能添加,PC端无法添加。
添加账号后父母只需要使用手机验证码就能登陆了,登陆之后能看到整个软件就只有四个功能,很是简单,非常适合年纪稍微大的人群。
#内网穿透,轻松外网访问
很多小伙伴觉得NAS没有云盘好用,估计是因为搭建好的NAS只能在局域网环境访问,不能像云盘一样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访问。其实网上有很多内网穿透的教程文章和视频,但操作起来还是挺麻烦的,对于小白而言还真的挺难操作。
极空间Z2S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任何设置,就能实现内网穿透,我用手机试了一下外网访问速度。先用手机网络测了个速,移动5G网络,下载能跑到380Mbps,上传能跑到48.1Mbps。
然后对NAS连接的宽带进行测速,下载是613Mbps,上传是39Mbps。
实测外网下载速度为2.9MB/s,这个速度受家庭宽带的上行速度影响,我觉得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工作中的许多文件我都会直接上传到我的NAS里,然后通过链接分享给同事,这样可比没开会员的某度网盘快多了。
#主角外观
极空间Z2S外观很是小巧,可以选择的颜色也挺多的,灰绿白蓝红黄多种可选,下图是星空蓝的配色。
极空间Z2S前盖板为磁吸+卡扣双保险设计,两个USB-A接口以及开关机按键集中在了前盖板后方。另外还有一张机器二维码贴纸,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绑定设备。
机器整体采用了类肤材质,比较容易留下指纹。侧面采用了极空间的家族设计,将Z灵活变换,视觉上很是舒服。
极空间Z2S的尺寸很是小巧,下面我用手作了个对比,整体比我手掌略大,不太占用桌面空间,随便一个小地方就能放下。
机器背面有个散热风扇,还集成了电源接口、网线接口和HDMI接口,HDMI接口连接电视比较方便,我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选的Z2S。
拧下背面顶部的一颗螺丝,将上盖拆开,就能安装硬盘了。
Z2S内部构造很简单,两个硬盘接口是通过跳线连接的,底部为PCB,预留的孔洞目的是固定硬盘。
#硬盘安装
接下来进入硬盘安装环节,我使用了2块6TB WD Red Plus,预搭建一个12TB的存储环境,应该能满足我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安装硬盘需要用到极空间Z2S附赠的工具包,工具包里有防震圈、螺丝和螺丝刀。这里提一个小建议,如果螺丝刀能更符合人体工学就好了,目前附赠的螺丝刀不是很好用。在安装硬盘前,需要用螺丝和垫圈将硬盘四个角进行固定,方便在安装时卡入硬盘架中。
下图是安装好后的样子,硬盘另一侧的胶圈刚好能卡到下方的孔洞里,不仅起到了防震效果,还起到了固定效果。
这是安装完两块硬盘后的样子,很紧凑。
最后安装上上顶部卡扣,合上上盖,就大功告成了。
#NAS初始化
账号注册完成后首次登陆,系统会识别硬盘状态及容量,从图上可以看出我的6TB硬盘被识别出5.5TB。这是由于硬盘厂商和系统数据进制不同导致的,硬盘厂商默认为1000进制,即1000KB=1MB,而系统大多为1024进制,即1024KB=1MB,这才导致系统上显示的硬盘容量要比硬盘标注的容量低。
识别出硬盘后,你可以选择备份方式,极空间Z2S可以选择ZDR动态双备份和RAID1全量双备份两种模式。ZDR备份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只将你需要的重要文件进行双备份,而RAID1是将磁盘1的文件全备份到磁盘2,毫无疑问ZDR动态备份更灵活,硬盘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不少。
识别出硬盘后,你可以选择备份方式,极空间Z2S可以选择ZDR动态双备份和RAID1全量双备份两种模式。ZDR备份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只将你需要的重要文件进行双备份,而RAID1是将磁盘1的文件全备份到磁盘2,毫无疑问ZDR动态备份更灵活,硬盘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不少。
ZOS系统界面就是下图这个样子,类似于电脑系统的交互逻辑,简单易懂。左侧为任务栏,打开软件最小化后会在左侧任务栏中留下图标;右上角为任务中心、账户、设置按钮,使用起来很顺手,常用到的功能都在第一级界面。
#上传下载实测
这里我实际上传了一个10GB大小的压缩包,上传下载速度在100MB/s左右,直接达到千兆局域网的上限,10GB的文件1分多钟就能上传完,是不是比网盘爽多了。
#下载功能
极空间Z2S内置的迅雷下载功能,下载体验很棒!使用极空间的迅雷功能,可以远程下载电影到NAS中。上班刷到了好电影,直接远程下载,下班回家就可以直接看。
如果开通了迅雷会员,还可以获得组队加速等功能,你还可以将迅雷云盘中的文件下载到NAS中。
另外还有个网盘备份功能,是跟百度网盘合作的。首次使用网盘备份功能需要获取百度网盘授权码,获取授权码后才能使用网盘功能。
百度网盘可以实现将NAS文件上传到百度网盘,将百度网盘文件下载到NAS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自动备份,开启自动备份后,百度网盘内的文件会自动更新到极空间内。
网盘功能的下载速度也是蛮快的,从网盘下载到极空间能做到22MB/s的下载速度,几乎能达到宽带下行速度上限了。
使用中我发现一个小问题,就是我从网盘备份往极空间内下载文件。
极空间会自动下载文件的根目录文件夹,用起来很烦,希望能通过软件或固件更新更改一下逻辑。
#最后总结
一直以来,NAS都是专业玩家的玩物,对于小白而言真是遥不可及。前两天公司一位同事买了一台极空间Z4,天天跟我们聊太爽了太爽了,说他之前玩群晖对着教程设置,一顿操作就得好几个小时,而极空间把NAS系统做的这么简单。
我觉得Z2S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完全够用了,不是发烧友,只想获得比网盘好一点体验!看完这篇文章,不少大佬还会喷正经人谁玩这种NAS。不要用机圈思维去看待任何问题,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那么多功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