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导联,多导联,心电检测该怎么选择?这次我都体验了一遍!
还记得去年口罩之后,我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说,有时候会突然之间心慌或者心跳的很快,我通过佩戴的心电监护设备也发现,阳之前与阳之后,心率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阳了之后,心率明显比之前要高不少。
再加上近两年生活压力的增大,新闻报道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猝死的新闻,让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心脏的健康。
心电检测设备其实也有区别,一般专业医疗级的心电检测设备分为单导联和多导联。那我们普通消费者面对这类产品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呢?
单导联一般指的是只有两个电极的心电检测设备,而多导联指的是电极数量多于两个,一般来说电极数量越多测量出来的结果越准确。
除了电极上的区别之外,整个设备的体积大小也有差异。
单导联的设备体积一般比较小,比较适合外出携带以及佩戴。
而多导联的设备一般都比较大,像医院里使用的设备多达10个电极,这就不怎么好佩戴出去了。
上次我是体验了乐普的ER1,那是一款单导联的心电监护设备,这次的话我也是借来了乐普的ER2以及Lepod Pro多导联心电监护设备,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三者用起来都有哪些不同。
首先ER1以及ER2都是属于单导联设备,两款都是只有两个电极。
其中ER1需要搭配电极片使用,通过将电极片粘贴在身上才可以进行心电的监护。
而ER2则不需要电极片,将设备从充电盒中取出,双手捏住设备的两个电极片即可开始记录心率。
在外观方面,ER1没有自带的显示屏,而ER2则自带了一块小小的显示屏。双手捏住的时候就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相关的心率信息,同时它也能显示当前的时间。
而Lepod Pro则是属于多导联设备。
整个设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主机一个连接线。使用的时候也是需要在身上粘贴上电极片,并将连接线接上使用。
与上面两款设备不同的是,Lepod Pro需要手动按动开机,接上电极片后就会开始记录心率。
与ER2相同的是,Lepod Pro也带有一块小小的显示屏,可以起到及时查看心率以及提醒电极片脱落的作用。
三款设备的体积都不算很大,但是使用场景方面还是有点点不同的。
前面说了,ER1是需要电极片才能使用的。在使用的时候直接粘贴在胸前,就不需要再去管它了。
需要查看数据的时候直接打开乐普的APP就能看到当前设备记录的心电信息。
佩戴ER1可以很好的做到日常24小时的检测,并且机器单次可以累积记录30个小时的心电信息。
我想很多小伙伴肯定会疑问,ER1这样的设备直接粘贴在胸前,对于日常娱乐生活不会造成影响么?
我之前长时间佩戴过ER1,甚至戴着ER1去了游乐园,可以说完全没有感觉,习惯了就完全没有感觉。
那ER2呢?
ER2不需要电极片,使用的时候直接双手捏住就可以开始记录。但是记录的过程要求保持静止,最短记录时常为30s,也就说想要测量一次的心电信息,捏住的时间必须超过30s,这样数据才会被保存。
与ER1不同的是,ER2不能做到长时间24小时的心电信息检测,最长单次只能记录五分钟的心电信息。
这样的设备比较适合,出现心慌,心悸等情况下,及时拿出来测量一下心电,并通过软件内置的AI算法进行分析(也可以上传至医生付费解读)。
相比于ER1来说,虽然说做不到24小时的长时间监测,但是也不用24小时佩戴着呀~比较适合那些对电极片过敏的用户。
Lepod Pro多导联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Lepod Pro在使用之前,需要将六片电极片粘贴在身上,相关的点位图可以参考下图。
粘贴完成之后再接上连接线,虽然第一次看到这个设备的时候,感觉有点点麻烦,但是实际使用上也是非常方便的。
六个电极片,整体上的监测数据可以说是非常的准确了,同样时候需要24小时心电检测用户使用。
相比于ER1来说,Lepod Pro支持72小时的数据存储,单次最多可以记录24小时的心电信息。
其实对于这三款设备来说,不用怀疑的是导联越多监测的效果也就越好,但这三款的价格相差也是比较大的。
现在办公室工作压力太大,熬夜多的年轻人或者说心脏偶尔有一些不舒服的老人家,可以选择ER2,随身携带,这样在每次出现症状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记录一下心电信息。
如果出现的频率有点频繁,那还是有必要使用一款24小时记录心电信息的设备。ER1就是不错的选择,佩戴上记录24小时的心电信息,可以初步筛查早搏、房颤等心电表现,用于未病早发现;当然还可以用于非冠心病心脏病人的日常监测等等~
而对于多导联设备,则比较适合家中有心脏病的患者,医生明确表示需要长时间检测心脏的人群或者说有心脏病史以及手术过后的患者,长时间专业医疗级的心电监测是这类患者所需要的。
这三款设备除了硬件上的区别,乐普还为所有的用户都配备了AI-ECG,并且都是免费使用。硬件部分主要用于负责记录心电波形,AI-ECG则是负责解读波形报告并且给予相关的建议。
对了,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个AI-ECG是不是不准呢?或者说准确性到底如何呢?
这里的话需要注意一点,乐普的AI-ECG是获得了相关的医疗认证的,所以在准确性方面不需要担心。我也一直用的都是乐普的AI-ECG,出报告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而且这项服务是免费的,目前市面上的其他同类产品,一般都需要付费找医生做解读,而且价格也不是很便宜。现在AI-ECG免费解读,可以说帮用户省了一大笔钱!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总以为自己身体素质好,这些疾病与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年轻人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长时间高压工作,身体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意外的风险系数还是很大的,防范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
好了, 以上就是关于这三款设备的一个体验区别,如果你对于这三款设备还有啥想问的,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都会一一解答~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点个小小的赞~
让我们下篇文章
再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