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从入门到如土 篇十八:玩转macOS Sonoma,你需要的都在这里了|Mac软件全攻略|万字长文
提示:本篇文章8332字符,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本薇近期最大的文章企划来了,同时也意味着“AIO从入门到入土”这个系列将重启更新。之前618的时候为大家更新了数期使用Mac mini做AIO小主机的文章,很多值友可能看了我的文章种草了Mac mini。今天就给大家更新一期基本囊括了本薇使用过的所有Mac上强大的软件及系统工具,把你的Mac mini变成一台集办公、游戏、网络管理、NAS、高清播放机、影音剪辑等于一体的最强主机吧。
顺便提示一下,本文将结合最新的macOS Sonoma系统进行讲解,部分功能与软件属于新系统独有,可以更新的话建议各位都去更新一下系统。Mac不同于iPhone或者iPad,因其外置电源的特性,更新系统不会导致性能有明显下降,同时又会获得一系列比较强大的新功能,比如这次macOS14.0新增的高清远程桌面功能,直接干掉了一众第三方远程桌面,非常好用。当然,这里特指搭载了Apple Silicon的Mac电脑,如果仍在使用intel处理器的用户,建议保持原有操作系统不变,以防新系统带来额外的bug和性能下降。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本薇简单提一下Mac电脑的选购指南。这里也重点强调一下,不同形态的Mac电脑都可以作为AIO主机使用,请按需选购。
目前性价比最高的Mac电脑仍然要归属于Mac mini,你在各个平台都可以买到价格非常低廉的8+256机型。但是,在选购之前,请完整阅读本篇文章,如果你在文章中发现有大型专业软件或者游戏的需求,请酌情加量,16+512G或者8G+1T的方案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二者区别主要在于你对内存还是存储空间需求的优先级。
另外,请不要轻信直接使用外置硬盘扩展存储的论调,很多博主会直接告诉你,Mac的硬盘太贵,可以考虑使用外接移动硬盘或者硬盘盒+M.2固态硬盘的方案。诚然,在预算不足的前提下,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Mac很多软件也可以直接在外置硬盘运行。但在实际使用中你就会发现,很多程序和功能只能跑在内置硬盘上,比如之后会提到的使用Game porting toolkit来运行X86游戏,这个时候就只能运行在内置硬盘上。再比如很多需要直接从App Store下载安装的游戏和应用也只能运行在内置硬盘上,这个时候恐怕256G硬盘容量会捉襟见肘。
同时根据本薇的经验,扩展Mac硬盘的优先级绝大部分情况要高于扩展Mac的内存,Mac系统承接iOS系统优秀的内存调度特性,同时还可以进行内存swap,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多任务工作流。
另外,如果你有运行大型专业软件或者尝试在Mac上运行大型游戏的需求,而且预算在1W以上的。请不要考虑M2 Pro的Mac mini机型,直接上Mac studio是一个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你会获得一个标配万兆网卡、更强的散热、更强的扩展性等等。
就简单说这么多,毕竟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如果有任何选购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作为一名将近十年的Mac用户,本薇用过了除Mac Pro以外的所有Mac机型, 比较适合解答各位选购Mac时的疑问。
iSata Menus:
Mac系统状态监测首推这款软件,基本涵盖了常用的系统监控参数,能够清晰的在状态栏中展示当前电脑各个硬件的负载:CPU、内存硬盘等。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查看当前电池健康度和循环次数,推荐给每一个拥有Mac的人,这会节省非常多的查看系统状态的步骤。
同时iSata Menus还可以记录最长达30天的各项系统负载,非常方便查看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负载,当然肯定比不上专业的记录软件,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肯定够用了。
Drive Scope:
苹果硬盘健康监测工具,可以比较轻松的查看当前Mac硬盘的使用状态和各项smart信息,帮助你及时了解硬盘健康程度,防范数据丢失。比如当年搭载M1芯片的Mac产品刚刚上市的时候,由于Swap技术存在bug,导致其对硬盘疯狂磨损,使用这款硬盘工具即可监测到这种硬盘不正常损耗,从而提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Battery Health 3:
一款单独的电池监控工具,用来给具有电池健康度焦虑的用户使用。你始终可以看到当前电池电量、电池循环次数和电池健康度。不过这是本薇当年在intel处理器的MacBook Pro上使用的工具,自从苹果在M1/M2芯片上开放了电池健康度显示,目前已经不怎么使用了这款软件了。
Geekbench:
可测试处理器单核和多核性能跑分,可以直接在App Store下载到。也可测试GPU跑分。
Cinebench:
跨平台CPU性能跑分工具。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硬盘速度测试工具,主要用于影视行业,检测硬盘是否在剪辑对应分辨率视频时成为瓶颈。普通用户也可以用来大致了解一下Mac硬盘的性能。
AmorphousDiskMark:
简单易用且免费的硬盘性能测试工具,推荐给大家。
系统清理工具以下择一安装即可,Mac其实基本不需要清理垃圾,这类软件的用处一般是作临时释放空间之用,帮助你顺利安装一些大型软件。
另注:Mac系统下绝大部分系统清理工具都是收费的,请酌情考虑使用。
WeClean Pro:
本薇目前在使用的一款清理工具。支持垃圾清理、软件删除、大文件清理等常规功能。
CleanMyMac:
Mac上的经典清理工具,评价也比较高。
腾讯柠檬清理:
免费但对国产软件隐私有疑虑的慎用。可在官网下载完整版,App Store非全功能版。
UninstallPKG:
字面意义,清理安装包文件。
Sensei:
Mac性能优化工具,包括系统优化、软件卸载、硬件监控等多种功能。
Silicon Info:
快速查看软件支持的架构,使用方便。
iShot:
这款软件本来是要归类到效率办公里面的,但是因为后面推荐的软件全是国内一家公司做的。所以就放在这里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文章大部分的截图都是有iShot完成,非常方便,免费版功能已经完全够用了,下面是免费版和收费版的区别。
超级右键:
同公司出品,解决Mac系统右键菜单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神器。
iBar:
主要解决MacBook Pro上刘海屏遮挡状态栏图标的问题,可以将部分不常用图标变成一个集合以备不时之需。
Monitor Control:
本款软件主要解决Mac长久以来的问题,即外接非苹果显示器无法控制亮度和音量的问题。有两个版本,App Store可以下载到的是基础版,从它的官网可以下载到完整版。建议直接更新到完整版,体验更好、功能更多,当然最重要的是成功控制的概率也更高。
本薇目前使用的显示器是LG 42C2,可以成功控制亮度,但音量貌似还不能控制,本薇还在找寻解决办法。
爱思助手:
大家都有Mac了,想必基本上是苹果全家桶用户,爱思助手基本上是必备工具了,日常看个手机电池损耗、备份一下手机数据、验个机都是没有问题的。
沙漏:
另一款专业的苹果验机工具,我过去用它来检验过AirPods。
特别注意:在购买二手设备时,请不要轻信上述两款设备的验机结果,如果对机器来源或者机器本身质量存疑,请前往苹果官方直营店或者授权店进行设备检测。本薇亲身经历,收到一台来自华强北的iPad Pro 2018,三码合一、爱思全绿,但是拿到直营店一检测,立马露馅,主板序列号都是修改过的,最后有苹果开具证明然后在闲鱼上退货。
Parallels Desktop:
毋庸置疑的Mac上的最强虚拟机应用,用它虚拟一个Windows就非常香了,虽然苹果今年自己做了一个类似于win虚拟机的东西,但那是给开发者移植游戏用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成本就太高了。
缺点也很显而易见,更新频繁,大版本更新远远快于macOS更新,只要大版本号更新就可以多收一笔钱。虽然网上流传着很多破解方法,但个人使用体验不佳。如果要长期当生产力工具使用,还是建议直接买断一个大版本就行,后续可以攒几个版本,等有需要的功能的时候再升级版本也行。
VMware Fusion:
VMware为ARM版Mac开发的虚拟机解决方案,不支持intel版本。重点是可以在官网申请永久免费的个人使用许可证,基本功能都有。
系统自带的高清远程桌面方案,兼容VNC协议:
在更新macOS Sonoma新系统之后,Mac新增了高清远程桌面解决方案,不过这需要你拥有另一台Mac电脑,才可以体验到近乎云游戏的高清远程桌面,其他设备还可使用之前兼容的VNC协议。
向日葵:
常见的远程桌面方案,本薇给客户的NAS进行远程排障的时候,基本都使用向日葵。向日葵还有一系列硬件产品,比如远程开机棒等等。
Todesk:
远程桌面方案,基本和向日葵一样,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远程桌面。
Parsec:
实际上是云游戏解决方案之一,有Mac客户端。
Moonlight:
目前本薇在用的云游戏解决方案,支持4K120Hz,本地体验非常好。将端口开放到外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Moonlight,目前没在外省市体验过,反正本地联通5G开4K120Hz都是没问题的,就是流量跑得太快。
微软远程桌面:
日常办公没问题,但是打游戏勉强,比较卡。
macOS上体验最佳的微博第三方客户端,兼备各种功能,只需要使用手机端微博扫码登录授权即可。可以正常观看Timeline、发微博、看评论,作者还为其设计了桌面组件。这是目前少有的已经开发了桌面组件的Mac端应用。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上面刷微博是没有广告的!
微信:
著名“小而美”,后台运行几天,能吃掉你Mac的大部分内存。
QQ:
Mac版的QQ个人认为一直是所有平台里面设计的最好的,体验简洁好用,没有什么皮肤、气泡之类的累赘,左边一栏联系人,右边一栏对话框,不会弹出一堆对话,体验和微信电脑版类似。
小飞机:
其实大部分NAS以及软路由博主都在这个平台有运营的群组,PT站的群组基本也在这个上面。本薇日常用处主要是做了一个机器人在上面,用来处理大部分服务(NASTool和青龙等)的通知。
钉钉:
打工人必备,本薇不是,所以没用过,过。
Discord:
貌似也有挺多人用的,不过本薇确实是没用过。
虽然全家桶本薇都有,但是最常用的主要是Omni Focus。非常适合任务规划和时间管理,用好Focus,下一个时间管理大师就是你。
本薇一直在用的一个番茄钟,本来是iOS上的应用,但是作者并没有限制Mac用户安装,所以后来就被我转移到Mac上来用了。常用的功能都有:时间统计、番茄钟、白噪音等等,比较好用的一款。
一款借助手机或电脑摄像头或者AirPods的运动传感器识别你的坐姿的App,蛮有趣的,用来矫正打工人的坐姿还是挺有帮助的。
Typora+Picgo:
日常写文神器,本薇的所有文章均使用Typora完成,可以实时看到Markdown效果,非常方便。搭配Picgo将图片上传到兰空图床,然后各个平台同步文章的时候,直接从我的NAS上拉取即可,非常节约时间和精力,推荐给各位创作者。
Notion:
在线笔记软件,需要付出比较高的学习成本,但是一旦学会了,属于极其强大的笔记工具,对于你的工作和学习有意想不到的助力。
Office全家桶:
由苹果最佳开发者——微软开发,17年的时候,本薇在某宝买了个office365的账号,可以激活五台设备,一直用到了现在。Mac上的office体验非常不错,原生支持M1/M2芯片,响应速度个人体验快于Windows上的office,当时做科研的时候,一个几十万行的Excel表格MacBook基本不费力就打开了,而且可以流畅预览。但是Windows电脑相应速度就很慢了(主观感受,未控制变量,仅供娱乐)。
WPS Office:
如果不要给微软付费,用免费的WPS Office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本人没有用过,仅供参考。
苹果文档编辑全家桶:
Mac自带的Pages、Numbers等文档编辑工具其实性能非常强大,功能也很丰富,国外用的人多。国内用户包括本薇还是习惯使用Office。每台Mac上都会绑定授权,这些文档编辑工具是纯免费的,试着学习用一下,也能省下不少钱。
无边记:
经过近年优化,苹果自带的这个笔记工具大有和goodnotes、notablility分庭抗礼的趋势,主要是它在苹果多端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你是苹果全家桶用户,无边记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笔记方案,而且不需要付费。
PDF Expert:
经典而强大的PDF阅览工具,看论文神器。
Xmind:
思维导图制作工具,
Mate Translate:
多达103种语言的翻译神器和词典应用,可在浏览器和任意应用程序上使用。
CAJ云阅读:
上学的时候看知网论文用的,好多年没更新过了,但它居然一直可以正常运行,体验还很不错。
本薇不属于开发人员,平时只在学习科研中接触少量的专业工具,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放几个我日常自己用的工具就好了。
Xcode:
不管你从不从事开发,Xcode是苹果全家桶用户必备神器。比如你可以用它给TV开启开发者模式,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前奈飞等媒体软件的实时分辨率、码率等信息,强迫症必备。
StataSE:
计量经济学必备工具,水论文神器。怎么水一篇经济学论文,然后又不让别人看出来呢?用Stata跑个回归吧。
MATLAB:
数据分析、算法开发和建模。本薇在参加美赛的时候学过一点皮毛,当时对着整整一厚本MATLAB操作指南望而却步。
最强4K HDR播放器没毛病吧。个人使用体验要比某TV(审核限制)要强。使用Mac的解码效率要强很多,而且使用有线连接之后,播放稳定性也要好的多。虽然正常来说,WiFi传输肯定是能满足蓝光原盘的码率的,但遇到特殊情况,还是很影响体验的。
infuse主要就是用来播放我NAS里的影片,播放记录可以通过iCloud多端同步,非常方便。可以考虑家庭共享、土区、租号等方案,但请自行识别风险。
这里播放器的主要用处就是临时播放一下存放在Mac本地的视频影音文件,主要选用视频格式支持全面的软件即可。
Movist Pro:
Mac上经典的本地视频播放器,支持的视频格式全面且可调节选项多。
QQ影音:
腾讯出品的老牌视频播放器,曾经有一段时间说要重启项目,但后来更新了一段时间又销声匿迹了。但不妨碍这个播放器非常的简单易用,支持绝大部分主流视频格式。
TV+:
包含在Apple One订阅中,可以观看电影和苹果自制剧,有简体中文字幕。视听效果没的说,就是版权较少,使用频率不高。部分院线刚下的电影还要额外收费,汇率换算下来就很贵了。
腾讯视频:
前星光会员,最开始的时候福利特别好,直到现在家里还摆满了腾讯视频赠送的各种周边。最近福利削减的很厉害,就保持在V7养老了。腾讯视频可以在网页端就可以体验最高画质,可以不用安装客户端,无需担心偷跑流量问题。
爱奇艺:
必须下载客户端观看,网页端最高1080P。已经基本弃用了。
芒果TV:
综艺必备,本薇常年混迹芒果,主看密逃大神版。
Netflix:
Mac端只能通过浏览器观看,最高1080P画质,需要通过Safari浏览器打开。Chrome浏览器只支持720P画质。当然,从这一点来看,不如使用某TV来的好。本薇主要在奈飞追韩剧,jing
Disney+:
漫威和星球大战的版权拥有着。本薇主要拿它看漫威的电视剧以及重温一下院线电影,同样,只支持浏览器使用,体验不如TV。
Apple music:
听一些钢琴曲,纯音乐还有一些欧美音乐,国内音乐版权蛮多的,但是不全,所以没法替代国内音乐软件。
QQ音乐:
经常在上面听OST,大部分常用歌曲只有QQ音乐有版权。最近又出了个什么超级会员。割韭菜产品不开。
网易云音乐:
音乐社交平台?
spotify:
国内无需科学上网即可使用,全免费,开会员可免广告。
傲空间:
免费开源的NAS系统,可以在macOS上部署,可以拿来尝尝鲜,不建议当主力使用。
NAScab:
照片管理、影音刮削、远程访问等功能,比较适合不想一个一个折腾NAS功能的用户,简单易用,学习成本低。各平台客户端已经非常成熟。
SoftRAID:
支持RAID0/1/4/5以及JBOD存储,新用户试用14天,之后收费。建议搭配他家的高端硬盘柜,即可免费获得授权。
OpenZFS on OS X:
将ZFS文件系统搬到macOS上的项目,支持 LZ4 压缩、重复数据删除、ARC、L2ARC 和 SLOG。
以下常用下载软件就不做介绍了,都可以从各自官网下载到对应的Mac版本。
百度网盘
阿里云盘
115网盘
qBittorrent
Transmission
迅雷
夸克云盘:
每年淘宝88vip都会赠送夸克的会员,某次下小说的时候用到了,便宜实惠。
Downie4:
Mac专用视频下载工具,油管、B站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官网宣称支持多达千余网站。
FE File Explorer Pro:
源自iOS端的强大的文件管理工具。主要还是用于集中管理NAS上的文件。由于其可以通过iCloud进行多端同步并保存历史登陆记录,非常方便用于本薇这种家里有一堆NAS的用户。
访达:
如果你只有一台NAS,使用访达通过SMB连接NAS文件共享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浏览器输入smb://[NAS IP],即可自动跳转到访达进行登陆。但个人觉得Mac的访达对于smb共享一直欠缺优化,经常出现断连或者丢失密码需要重新登陆的情况。
终端:
日常使用ssh登陆NAS,Mac自带的终端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求,不需要额外安装第三方软件。
Putty for Mac:
用过win端的人都说好。
SecureCRT
Docker:
首先是官方docker工具,可以使用转译来兼容为X86开发的docker容器,体验还不错,但是启动慢、占用内存高、不支持MacVlan网络。
OrbStack:
最适合安装在Mac上的第三方docker客户端,对比官方客户端最大的优势就是启动快、耗用系统资源少。
Gifox:
老牌GIF制作软件。
Final Cut Pro:
苹果视频剪辑软件,强烈推荐使用Mac的用户一定要尝试一下FCP,简单好用易上手,针对性优化,体验极好。
剪映专业版:
以前是非专业剪辑需求用剪映,现在很多视频工作者都开始使用剪映来编辑视频。手机、平板、电脑三端联动。字节跳动出品。
Compressor:
苹果官方出品的视频转码工具。
ImageOptim:
免费图片压缩软件,节约硬盘空间。
ScreenFlow:
经典录屏软件。
Adobe全家桶:
不多介绍了,专业用户必备。本薇用过一阶段的PS,后来觉得本薇拍的照片配不上PS,然后就放弃了。
Mac上有非常多的优秀的网络管理工具,也是使Mac mini成为旁路由的重要工具,比较有名的比如小猫咪啊、色鸡啊之类的(像是在开动物园)。
受审核及话题限制,这里就不列具体软件名称了。这里简单看一下这些软件可以帮助Mac实现的功能:
DHCP服务器:向局域网其他设备分配IP地址,可接管可不接管,比iKuai用起来方便;
局域网网络流量监控,上次QQ音乐偷跑PCDN就是在这发现的:
解锁News、苹果天气等:这些应用苹果会通过检测地理位置来限制访问,因此需要通过中间人攻击,解密HTTPS流量来达到访问目的。
Safari:
Mac自带浏览器,非主力,偶尔用一用。主要基于对Safari浏览器用户隐私协议的不信任,手机端也一样。
Chrome:
老牌谷歌浏览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多端同步密码。当然不方便的地方有一个就是,密码同步只能在Chrome里面使用,如果在其他地方还得从Chrome里面复制出来,期待统一密码早日落地。
Opera:
老牌浏览器,谷歌内核。
Edge:
没想到在Mac上也能用Edge浏览器吧。首推使用bing搜索引擎的用户。谷歌内核。
在Mac上玩游戏绕不开的就是PlayCover。众所周知,虽然苹果在Mac端游戏的努力一直不见成效,但是在iOS端却有非常多的优秀的游戏开发者。尤其在M1芯片发布之后,macOS也开始全力向iOS靠拢,打通了整个生态。因此在Mac上运行iOS游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实际上所有iOS软件均可以运行在搭载了Apple silicon的Mac上,只不过苹果官方和游戏开发者对App Store上的下载做了限制。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请出PlayCover以及一众提供IPA下载的网站。在搭配好网上大部分已经制作好的键盘鼠标映射,你就可以在Mac上体验到运行原生游戏的快乐了。
更进一步,你甚至可以在Mac上运行解锁120Hz刷新率的《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这是PC端都没有的体验哦。
包含在Apple One权益中,属于各个客户端都能玩的小游戏。经典的神庙逃亡、狂野飙车都可以在这里下载到。重点是,这里面的游戏是不含内购的,所以各类道具都可以免费获得。
苹果这两年一直在macOS上推进原生3A大作的适配,比如《生化危机8:村庄》等。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Mac上的3A大作,比如古墓丽影,本薇第一次玩古墓丽影就是在MacBook Pro上运行的,不过当年intel处理器+AMD显卡的组合,游戏体验说不上有多好,基本上十分钟就开始掉帧,不过现在在Apple silicon上运行就会好很多。
今年WWDC上苹果发布的Game porting toolkit着实把大家惊艳了一把,这意味着普通人即可自行把各类运行在Windows上的3A大作搬到Mac上运行。打开steam终于不用只玩那几款可怜的游戏了,因为我可以直接运行Windows版steam了。《 暗黑破坏神 4 》、《 霍格沃茨:遗产》、还是 “ 跑分软件 ” 《 赛博朋克 2077 》,都能运行在搭载了 M 系列芯片的 MacOS 上。
win版的《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都是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法运行在Mac上的,不过由于反作弊机制的存在,这种运行方法可能会导致封号等风险,请谨慎尝试,不要直接登陆主游戏账号,以防造成财产损失。
其实在苹果发布Game porting toolkit之前的很多年,一直有开发者在向Mac平台搬运游戏,最早的类似于植物大战僵尸等等。不过由于此类行为游走在著作权的法律灰色地带,这里就不向各位推荐了。
本来是想给每个软件配一下图标图片的,但是实在太过庞杂了,所以只能把名字列在这里,各位搜索的时候,一般采用“软件名字 for Mac”就能找到对应的官网和下载地址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