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个人魅力: 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11月29日,小米创始人、武大87级校友雷军,在武大130周年校庆之际,个人向武大捐赠13亿现金,雷军表示自己始终心怀母校,难以忘记30年前在武大求学时的经历,不忘初心,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雷总以自己的个人魅力为大家梳理了良好榜样!
雷军
这一次捐款,雷军一如既往非常实诚,首先是以“个人”的名义捐款,并非以小米公司或者是xx慈善基金会的方式捐款,如果是以后者形式则企业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其次,雷军是捐出13亿“现金”,而非是公司股票或者股权,这次雷总向母校慷慨捐款打破中国高校纪录,13亿为武大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
雷军是湖北仙桃人,于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当时雷军在图书馆中看了一本书《硅谷之火》,看完以后雷军表示自己心情澎湃,浑身热血激动到睡不着觉。
武大
1988年的某一个晚上,雷军在武大操场一圈又一圈地走,边走边思考,就这样雷军在操场走了一个通宵,决心希望自己也能创立一家伟大的公司,梦想之火由此点燃,尽管这时的雷军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仅仅”只是从县城考上名学武大的大一新生。
多年以后雷军再回忆武大操场的那个晚上,他表示自己其实越想越乱,也理不清头绪,干脆先好好读书,于是树立一个非常惊人的目标——两年修完大学所有课程,就这样雷军进入大学仅仅只花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四年学分课程,甚至早早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
雷军在课下也研究了大量编程技术,其中大二写的一个DOS平台上内存管理工具,雷军将其开源,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网上讨论雷军当年的汇编代码,作为程序员出身的企业家,这在国内确实相当少见。
创业
大三的时候,雷军在电子一条街结识了一位武大学长王全国,一起写代码创业,和几位武大学长创业成立了三色公司,四个合伙人每人持股25%,雷军年龄最小,当时雷军做了自己生涯第一套商业软件BITLOK 加密软件,定价2000块,而当时人均工资也不到100元,就这样雷军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去写软件,做成自己第一笔买卖。
1992年,23岁的雷军在毕业后,被誉为中国第一程序员的求伯君相中,加盟大名鼎鼎的金山公司,成为金山的第6号员工,在加入公司当晚,雷军彻夜难眠,那个年代求伯君无疑是最成功的程序员,靠技术创立公司赚大钱,雷军也希望沉下心钻研技术,成为“求伯君”第二。
1997年,雷军在毕业了6年后,开始给武汉大学母校捐款,当时雷军工资“只”有 4000 元,他回想起自己在武大期间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授予当时武大最高的奖学金,足足两千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县城家庭出身的学生是一笔巨款,于是雷军在计算机学院捐款设立了腾飞奖学金,一口气捐助了26年从未间断。
1998年,雷军出任金山公司总经理,同年被武汉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98年才30岁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成功,但对雷军来说仅仅只是个开始。
2016年,转眼雷军从金山上市到天使投资人再到创建小米,但他对母校的情怀依然没有忘记——雷军在金山软件公司北京总部,作为武汉大学校友,向自己的母校捐款9999.9999万元用于建设科技楼,少一块钱的原因是比陈东升师兄少一点,希望更多的校友参与,而不是为了攀比。
雷军回忆91年自己刚进学校时,逸夫楼刚刚建成,是当时武大最好的教学楼,在里面上课时真的感觉特别幸福,雷军说自己当时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如果以后有了能力,也要像邵逸夫先生一样,给武大捐一栋楼,多年前的一个梦想,今年也终于成了现实。作为一名从县中考上武大的普通学生,雷军成就了全中国最励志的企业家神话,时隔多年,雷军再次回到当年的九一二操场,拍照并祝福自己,“不忘初心,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在母校建校130周年之际,雷军再捐13亿现金,希望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基础学科研究,支持计算机底层核心技术研发等科技创新,支持大学生培养。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绵薄之力,支持武大在未来的日子里创造更辉煌的历史,让中国出现更多的优秀的工程师、科学家和科技创业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