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Z时代之作,AMD定制锐龙加持,ThinkPad Z13解读
作为一个数码博主,我人生接触到的第一台笔记本就是ThinkPad X30,细算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时代太过久远,以至于只记得经典的小红点以及红蓝相间的IBM logo。
ThinkPad的固定传统,每隔十年总会有周年纪念版型号,比如10 周年的 ThinkPad S30 皮革版、15 周年的 ThinkPad X61s、20 周年的 ThinkPad X1 Carbon、25 周年的 ThinkPad T25,30周年的 ThinkPad X1 Carbon 重新回归。
不过今天我们不是来聊纪念版的ThinkPad X1 Carbon,而是一台30周年发布的深度定制锐龙本,ThinkPad Z13。
「型号」:ThinkPad Z13
「屏幕」:13.3吋 OLED触控屏 / 2880x1800 / 400nit / 100% DCI-P3色域
「处理器」:AMD 锐龙7 Pro 6860Z (8核心 / 16 线程,2.7~4.725GHz)
「内存」:16GB LPDDR5 6400MHz
「硬盘」:512GB NVMe SSD(PCIe-Gen4)
「网卡」:高通WCN685x(蓝牙5.2+Wi-Fi 6E)
(企业定制版可选4G LTE插卡上网模块)
「接口」:USB4 X2、3.5mm音频接口
「电池」:51.5Wh四芯离离子电池
锐龙7 Pro 6860Z处理器加持的Z13,性能有多强
AMD在2022年年初推出了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涵盖了U、H/HS两大系列,都可以适用于轻薄设备,TDP 15~28W;H/HS系列主打性能笔记本,TDP两个版本, H后缀为45W,HS后缀则是35W。而锐龙PRO 6000系列与6000系列规格基本一致,但是增加了AMD PRO企业级安全防护和管理技术。
ThinkPad Z13 锐龙版搭载是AMD专为其量身定制的锐龙7 PRO 6860Z移动处理器,基于6nm 制程工艺和“Zen 3 +” 架构打造,拥有 8 核心 16 线程,基础频率 2.7GHz,最大加速频率 4.725GHz,16MB 三级缓存,TDP 为15~28W。所以这颗锐龙7 PRO 6860Z定制版的纪念意义更多一些,基本是R7 PRO 6850U的体质特挑版。
以下测试均基于接电源,性能模式下,特殊标注的除外,测试环境室温16度。
处理器性能
CPU理论性能测试中,锐龙7 Pro 6860Z CPU-Z 单核测试5次得分平均619分,多核测试5次平均5578分。
在CINEBENCH R15 的 CPU 测试结果为单核239cb、多核平均19626cb,R20 的测试结果得分为单核601cb、多核4580pts,R23 测试中,单核性能得分1542pts,多核性能得分11278pts。
这个数值在部分场景下已经小胜某些标压处理器了,这里我也测试了下不接电,电池在性能模式下的R20跑分对比,为了排除误差,一共跑了10次,插电场景下5次,电池场景下5次。
在电池模式下R20的得分为单核单核成绩几乎没有下降,而多核场景下成绩下降了幅度比较大,约有30%,所以,在需要这台设备满负载运行且对多核要求比较高的场景下,最好还是插电运行。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中,单线程成绩902,8线程成绩5212,16线程成绩6229,V-RAY测试中成绩8042,Geekbench中测试成绩单核1481,多核成绩8154,可以做个参考。
Corona Benchmark测试中,渲染成绩为2分16秒。
显卡性能
显卡方面,手头这台ThinkPad Z13为锐龙7 Pro 6860Z 的集成显卡—AMD Radeon 680M,采用XBOX/PS5主机同源的RDNA2超强显卡架构,12个计算单元,流处理器数量768颗,主频2.4Ghz。单从规格看可以说是一颗比肩独显的集成显卡。
这颗AMD Radeon 680M显卡在3D Mark测试中,Time Spy总分2497,其中显卡分数2233,处理器分数7582;而Fire Stieke总分6295,显卡分数6815,物理分数21338,综合分数2394;在集成显卡的Night Raid测试中,得分24708,其中显卡分数30066,处理器分数12294,大家可以自己参考一下。
简单的来说,这颗显卡性能远远强于同时代12代酷睿移动端所搭载的Iris Xe核显,整体性能好于25W的MX550独立显卡,甚至对比更强的MX570显卡(基于RTX3050衍生的25W超低功耗版)的一些产品,考虑到整体散热不足造成的CPU和GPU降频因素,Radeon 680M也有一战之力。
整体性能
PC Mark10 EXTENDED 基准测试中,得分6079分,其中常用基本功和生产力以及数位内容创作得分分数最高,分别为10583、8725以及7554,细分项中商务中的视频会议、电子表格、照片编辑以及渲染与视觉化得分均为强项高分,符合其强悍商务本定位。
6079的得分在轻薄本中属于非常高的水准了,处理器和显卡都有一定功劳。
这个性能应付日常的商务办公、学习、批量处理RAW图片,剪辑常见规格的1080P和4K视频、看电影都是完全没有问题,性能方面甚至可以说有些过剩。
借助Procyon这款测试工具,可以真实测试Office202、Photoshop以及Lightroom、 Premiere在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性能,这也是我刚刚增加的测试环节。
Office 2021办公生产力场景,总体得分 3525 分,其中 Word 得分6204分,Excel 得分 1510分,Power Point 得分 5043分,这里Excel分数严重偏低,跑了三次依旧是这样,姑且认为是是软件BUG。
在照片编辑基准测试,总分5053,图像修饰分数为4862分,批处理得分为5253分。
视频剪辑中分数稍微弱了一些,得分2992分。
固态性能
通过后期拆解,这颗固态是Union Memory忆联,型号为AM630。
TxBENCH测试中,这颗固态顺序读取速度大约在3128MB每秒,顺序写入速度在1689MB每秒。
两次不同容量读写测试,读取速度大约在3000MB每秒,写入速度1700MB每秒左右。
3D Mark存储基础测试中,得分为1858分,稍微低于了平均水准,不过这里你可以后期自己更换性能更强的固态。
烤机散热功耗表现
机器设置为默认的平衡模式。
CPU单烤,对处理器进行极限测试,单烤时间20分钟。
ThinkPad的高端产品很多都在高负载初始阶段调度很激进,对应了用户在进行应用启动和短时间操作等瞬时场景,能够带来更好的响应速度体验。Z13这颗处理器TDP设定是15-28W,实际上要充分发挥CPU和GPU性能至少要20W的释放。在平衡模式下烤机瞬时峰值功耗达到45W,随后稳定在31W,随着烤机持续会进一步下降和稳定,核心温度较高,所以表面温度堪忧,下面就测试下外壳体感温度。
单烤同时对机身表面进行红外测温数据如下:
虽然拷机温度较高,但是机身表面温度控制还是非常不错的,A面最热的地方也仅有41度,仅比体温高一点,D面最热位置温度为37.4度,比想象中的低很多。
总体来说,Z13上CPU初始调度较为激进,不过表面温度控制不错,这跟其强大的散热设计是分不开的。
外观内在&场景使用体验
先来简单聊聊外观,毕竟ThinkPad顶着商务本顶流的光环,从外观上能一窥这台商务本的定位以及岁月带来的沉淀。
ThinkPad Z13这次一共推出了三个版本的外观,金属黑、北极灰与皮革黑,相对于前两者,皮革黑的版本显然更匹配其本身的定位,尤其是整块黑色的再生植物皮革材质的表面,摸上去不仅手感温和舒适,整体也有种“真”笔记本的独特感受。
黑色可回收人造皮革与暗金色拉丝金属边框交织,配合A面皮革烫印的ThinkPad LOGO,非常抢眼。
红色小圆点本质上也是一颗LED呼吸灯,ThinkPad的历史沉淀跃然纸上。
A面凸出的金属部分很有设计特色,类似真皮笔记本用来固定的金属钢印,但其实摄像头和麦克风均位于这款金属区域。
整机尺寸纤薄,机身厚度控制的十分出色,最薄地方为13.99mm,比一颗无线接收器还要薄一点,整机重量也仅有1.25KG,属于轻薄本范畴。
侧边还做了CNC高亮钻切边工艺,精致细节拉满。
B面一块13.3寸OLED16:10触控屏幕,分辨率2880x1800,超窄边框,整体上来看屏占比非常优秀,达到了91.6%,Z13相对部分13.3寸笔记本显得尤为小巧的原因在此。
除了红外人脸识别模块,Z13还内置了ThinkShutter电子摄像头开关,通过组合键就可以完成开关工作,保证商业隐私和安全性。
Z13屏幕做了下沉转轴式设计,出风口也位于转轴处。
最大转角大约为135度,开合角度略有些遗憾。
C面则是一块背光键盘,最显著的就是中央那颗TrackPoint小红点,以及右下角的ThinkPad logo,指纹识别按键位于键盘区域右下方。
键帽尺寸相对较大,键程回弹距离尚可。
不过相对于经典的ThinkPad键盘,Z13这块并不是那么复刻,比如去掉了虚拟三键设计,Ctrl和Fn键位置有变动,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
最下面一块全域压感触控板,采用了压电陶瓷方案,搭配了虚拟按键,配合经典小红点完全可以脱离鼠标使用。
接口方面可以说极简了,仅有两个USB-4和一个3.5mm耳机插孔,侧面还有个开关按键,就没有了,日常使用多少还是需要拓展坞的,这也是为了极致体积做的妥协吧,这个厚度连USB-A都放不下了。
D面同样是再生铝材质,底部提供了大面积进气孔,以及一左一右双立体声双扬声器配置。
D面拆解比较轻松,拧掉五颗螺丝,用拆机片沿着背面滑动一圈,就可以打开。
ThinkPad Z13采用了双风扇加均热板的配置,相对于热管,均热板属于高端笔电的配置,而且相同体积下散热效果会更高。
双风扇配置,左边为一个闲置的M2 2242固态硬盘安装位,也是机身唯一可以升级的地方。
电池为新普科技制造,容量为51.5Wh。
另一块固态硬盘被散热铜片固定,左侧为高通WCN685x无线网卡,规格为Wi-Fi 6E。
通过检测软件可以查询到这块网卡具体型号,峰值带宽应该是2882Mbps,属于非常优秀的无线网卡之一。
拆掉散热铜片,固态为Union Memory忆联,型号为AM630。
场景使用体验
屏幕表现
首先聊聊这块屏幕,这块16:10比例,2880x1800分辨率的OLED触控屏具备100%P3色域,以及400nit的最高亮度,在没有携带鼠标的场景下,除了小红帽和触控板,你也可以直接上手触控操作,就是事后需要擦拭屏幕上的指纹。
OLED屏幕带来的优势就是具备广色域、高对比度、有着优秀的色彩表现。
上图均没有做任何处理,没有锐化没有加饱和度,甚至RAW转JPEG会损失直出的锐度和一定饱和度。
但是这些在天生P3色域和10bit色深的OLED屏幕上,依旧保证了足够优秀的画质,不错的对比度、绚丽的色彩、过渡自然的画面,以及在纯黑深色背景下更纯粹的黑。
实测ThinkPad Z13的峰值亮度,在开启了HDR后亮度为413nit,已经超过了官方的数据。
暗场,超出了我这台检测仪的最低阈值。
大面积全屏亮度下,峰值亮度也能在400nit以上。
通过红蜘蛛X的实测,色域方面100%sRGB、96%AdobeRGB、99%的P3。
在色调响应方面,伽马曲线光度为2.2,仅有0.01误差,可以说是完全贴合,灰阶方面,100%输入sRGB时,色温在6700K左右,和标准的D65色温比较接近。
亮度方面,SDR下最大亮度383cd/㎡,最低亮度4.4cd/㎡,对比度测试出了点问题,可能是因为暗部超出了校色仪的阈值范围,没能准确测试出来,参考了下别人的数据,这个对比度在75%亮度下大约是1700:1,白点为6700K。
色度均匀性方面,67%亮度下 8 号区域最接近6500K,3 号 8号区域差距最大,差值仅有1.4,这个数据可以说非常优秀了。
亮度均匀性方面,67%亮度下最大差异仅有6%,优秀。
色彩精准度方面,48色测试中色差最大1.53,最小0.12,平均 ΔE为0.7,整体色彩准确性不错,而且在LED背光显示器中最常溢出数据的几种色彩上表现优秀。
另外16:10的屏幕比例相对于16:9更加合理,能显示更多内容,像是Word和Excel,都可以在一页容纳更多内容,还记得当年ThinkPad一直坚持4:3屏幕,直到后来16:10开始大量普及,才逐渐改用宽屏。
操控
我对于轻薄本一直有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可以单手开合,以及快速解锁。
ThinkPad Z13做到了,你可以轻松单手开盖,顺手做个指纹或者面板识别解锁,两者效率都很高。
虽然尺寸较小,Z13的背光键盘还是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键程为1.35mm,相对于很多商务本,虽然键程并不是最长的,但是得益于坚固的C面支撑,敲击的时候整个C面不会出现轻微下沉的场景,手感确实不错。
位于中心的小红点,可以当成鼠标直接用,也可双击使用新增的功能,不过Z13这块触控板实在太好用了,原本可以完全替代大部分Win笔记本的触控板的小红点,倒是有些互补的意味了。
这块触控板本身材质是玻璃,配合压电陶瓷方案,确实可以不用考虑鼠标,别忘记了,屏幕本身还具备触控功能,这可能是除了Macbook之外,唯一我用起来手感起飞的笔记本型号了。
这样,即便不使用鼠标,也能获取不错的使用体验,像是office办公这类,完全可以脱离电源和鼠标使用。
强大的性能以及优秀的屏幕素质,应付Lightroom、PS这类图片软件,完全可以胜任,就是屏幕小了点。
其他
Z13本身配件有一个小巧的65W功率电源,日常使用充电功率稳定在35W左右,接口是USB-C的,所以也可以自行选购更小巧的墙插便携PD充电头。
所以你可以使用小巧的支持45W功率的移动电源为Z13续命。
甚至是给你手机充电的PD快充头,20W都可以用来为Z13供电,当然最好是使用跟原厂一致的65W功率充电器,防止整机高负载运行的时候充电器功率太低充不进电。
Z13仅有两个USB-C接口,主要是窄边键盘对空间的影响。不过这一代AMD处理器新增了对USB4传输协议的支持。Z13上的两个C口都支持满速40Gbps的USB4协议,基本和雷电4能够支持的特性一致,支持USB4扩展坞、外置显卡、外置PCIe硬盘等专业设备,扩展性更丰富。
在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办公场景下,完全可以使用电池来使用Z13,AMD在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上调整了电源状态和性能调度的关系,即使在不插电状态下也能确保性能峰值基本接近插电状态的峰值。这样左侧的USB-4充电口就可以解放出来。
鼠标你可以使用蓝牙鼠标,或者小红点+触控板+触屏,这样机身右侧的USB-4口就解放出来了。
如何评价ThinkPad Z13这款轻薄商务本?
这几天的使用,让我对Z13好感满满,首先是性能方面,定制版本锐龙7 Pro 6860Z赋予了这台商务本强悍的性能,8个高频大核能应对各类负载的工作应用。
而内置目前最强悍的集显,性能方面已经接近某些独立显卡了,在应对高清视频协作会议、简单的修图视频剪辑内容创作都问题不大。
传承了部分ThinkPad的岁月沉淀,经典的小红点配合不错的触控板以及触控屏,完全可以脱离鼠标使用。
外观和内在都可圈可点,2.8K分辨率,400nit峰值亮度的OLED屏幕,也让我摆脱了以往商务本屏幕一般的刻板看法。
这是一台非常均衡的轻薄商务笔记本,没有太大短板。
不过还是要指出来,两个接口,性能较为一般的固态硬盘也算是略有短板了,这个价位的笔电,固态还是可以升级一下的。
好了,这就是这次关于ThinkPad Z13的全部内容了,有问题可以评论区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