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什么火 篇三十三:iPhone 15 全系用上 C 口,但这些“阉割”你知道吗?
哈喽,我是没事爱搞機
iPhone 15 终于正式开售了,小伙子们都抢到自己心爱的型号和颜色了吗?
根据最新行情,iPhone 15 和 15 Plus 已经破发,不着急用新手机的直接等双 11 能再便宜大几百;而 15 Pro,再过个一两天,应该也是可以现货原价了,至于 15 Pro Max 可以说非常坚挺,截至目前为止,依然需要加价大几百,最高甚至加到2000多......
什么?你还在纠结选哪款型号?我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如何选购吧~
高刷和长焦对你来说都不是刚需的话,那么直接冲 iPhone 15 数字系列就行,对比 iPhone 13 到 iPhone 14 的超级挤牙膏操作,这次 iPhone 14 到 iPhone 15 的升级还是挺有诚意的:
屏幕上,典型亮度从 800nit 提升到了 1000nit,HDR 峰值亮度从 1200nit 提升到了 1600nit,户外峰值亮度甚至飙到了 2000nit(前提是发热不严重的话~),关键是也用了黑科技——灵动岛!
芯片上,也终于用上了前代大哥同款 A16(满血版),算力和性能进一步提升,所以主摄广角镜头也从 1200W 像素升级到了 4800W,支持默认 2400W 像素输出,保证体积的同时保留更多细节,而且支持 24mm、28mm、35mm 多个焦段,同样也拥有 2 倍光学变焦。
更重要的就是,这次终于将 Lightning 接口换成了 C 口!那是不是充电更快了?数据传输也更快了?
当然是不可能的啦,要是都实现了那就相当于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了。
所以,充电速度和前代基本一致,也就 20W 左右。好消息是苹果没有对 iPhone 15 全系的 C 口做什么加密认证芯片,所以你拿安卓手机的 type-c 数据线给 iPhone 15 供电,是完全 OK 的(得支持 PD 协议)。
但是呢,15 数字版的 C 口是 USB2.0 的,全系标配的数据线也是 USB2.0标准的(没错,iPhone 15 Pro 系列也是如此),所以从数据传输速度来看,它和前代 Lightning 接口完全一样,最高都是 480Mbps,换算下来也就 50-60MB/s......
如果你是苹果生态用户可能会好点,毕竟还能有 iCloud,数据同步方面比较快,但如果你只有手机是 iPhone,电脑是 Windows、平板、电视是安卓系统,那么这时候多设备数据传输就很麻烦了,特别是一些大文件,你很快就会头疼的。
也不是没有一劳永逸的好办法,那就自己搭建一台 NAS,简单点说,NAS就是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本地网盘,通过网络,它可以轻松将跨平台的多台设备的资料集中存储并管理起来,在局域网下,你路由器/交换机性能越好,数据传输就越快。
有基础、动手能力强的可以试试 DIY NAS,芯片、主板、内存等配置都可以自己搭配,上限可以很高,但缺点就是后期的维护成本有可能会很高,出问题了只能自己上,而且远程访问这些也会很麻烦。
你如果跟我差不多,本身就不太喜欢折腾,对 NAS 了解得也不算多,那么直接入手一台主打简单易用的成品 NAS 就行了,例如我已经用了一年多的绿联 DH2600,就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家用双盘 NAS 产品。
最具特色就是这个零操作门槛了,从装机到正式使用,也就一两分钟的事,当然之后的使用体验也是主打一个好用易用,没有繁琐设置,每个操作都有贴心的指引,就跟平时用度盘差不多吧。
当然,我们之所以选择 NAS,那是因为它在功能、安全、速度方面可以说是比网盘好很多!
功能方面,我这台绿联 DH2600 内置了许多经常用到的功能,例如迅雷、度盘、自动备份、智能相册、云影院(类似于内置了一个流媒体软件)、文件同步、文件整理等等。
只要给需要的设备安装一个绿联云客户端,或者直接使用网页版,就能轻松使用这些功能,客户端也基本适配了各大主流平台,像安卓手机/平板/电视、苹果手机/平板/电脑、鸿蒙手机/平板、Windows 电脑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安全方面,NAS 对比网盘们的区别就像:前者是自己盖房子,所有资料都存放在自己的家中,我们对数据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后者就像是租别人的房子,所有资料都存放在运营商的服务器上,我们对数据的掌控就会很被动。
至于速度方面,完全不用担心每个月不氪金就遭到限速,这个速度主要取决你 NAS、路由器/交换机、电脑这些设备中网络性能最差的那个,例如我这台绿联 DH2600 是配有 2.5G 网口的,如果我路由器/交换机、pc 全链路都实现了 2.5G,那么最高传输速度可以跑到 280m/s!
这无论是比网盘的几十上百 kb 还是 USB2.0 的50-60m/s的速度,都要快上很多,这对于跨平台多设备的数据传输体验真的有很大提升。
除开局域网的体验,绿联 DH2600 是自带内网穿透,不需要繁琐设置,哪怕与 NAS 不在同一个网络,也是可以登录绿联云(APP 或者网页版都可以),直接访问 NAS,上传下载使用各种功能都是没问题的。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设备是多品牌的跨生态用户,例如手机是 iPhone 15、平板是安卓的,笔记本是 Windows 的,那么你想打造一个个人数据中心,将多设备的数据打通进行高速传输,那么 NAS 就能很好地充当这个角色。
我首推还是自己用了一年的这款——绿联 DH2600,硬件上同价位遥遥领先,软件上小白、进阶玩家都能满足,关键是目前价格也就 1400 多,这比我当初首发入手的 2000 多真的便宜太多了,有需求的小伙伴真的可以冲!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