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AI知识君
全网内容智能分析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法通过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逐步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支架式教学法在透明私塾的个性化多维智能教学系统(MITS)中已有应用。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
参考来源
[1]支架式教学
夸克
[2]支架式教学(心理学术语)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3]2022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支架式教学_河南中公教育网
中公教育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