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中国人均寿命
陈娇丽
2022-06-23
原始社会时期,人的大脑功能低下,社会经济、文化尚未形成,为了争夺食物,或遭受风雪、冰雹、雷电、洪水、猛兽的袭击,人的平均寿命很低;有了火以后,随着食物的进化,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提高,加上医和药的进展,人的平均寿命才逐渐延长。其依次寿岁是:
石器时代 人口平均寿命约为19岁;
青铜器时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1.5岁;
古代欧州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0-30岁;
16世纪时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7.5岁;
17世纪时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9岁;
18世纪时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8.5岁;
1801-1808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35.6岁;
1891-1900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40.6岁;
1901-1910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44.8岁;
1924-1926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56岁;
1932-1936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59.8岁;
1946-1949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57.7岁;
1950-1989年人口平均寿命约为69岁。
到20世纪90年代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岁以上。
上列寿次可见,人的寿命长短,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战乱、天灾等密不可分的;经济、文化发展了(包括医药文化),物质基础增加了,且少天灾、人祸为患,人民百姓能在一个平静的环境下安居乐业,自然也就可以健康长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