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死了多少人
纪欣孜
2021-03-13 10:12:36
共 1 个回答
赵元宁
2021-03-17 15:51:30
民国时期天灾不断,战火熊熊,当局腐败,民不聊生,外国人称民国时代的中国为“饥荒之国”(Land of Femine),民国时期人口死亡率各年份都在25‰—33‰之间,人均寿命不到35岁。
国民党从1912年执政到1949年败走台湾,有多少人饿死呢?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如此推算,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也有人估计死于饥饿的人累计3亿以上。因资料不足,不敢妄猜。但是,有确切记载的,民国时期因灾荒饿死人竟已达5620余万之巨!
1、1912年—1919年,饿死人数和灾民数不详。
2、1920年—1921年,华北四省区因旱灾饿死1000万人,灾民3000万人。
加拿大任不寐在其《在一场大灾变前的反思--重申“灾变论”》中写道:“1920--1921 年,发生在华北四省区的旱灾和饥荒饿死了1000万人。直隶的800万饥民几乎只有一半活下来,妻儿被卖,数百万人闯关东,饶阳境内一片荒芜。 1850-1932年,华北每一代人口中平均有8.8%死于饥荒,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3、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饿死人数和灾民数不详。
4、1928年—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饿死1300多万人。
1928年延续到1930年的以陕西、甘肃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八省,并波及鲁、苏、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灾荒,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大约1000多万。陕西原有人口1300万,在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3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者600多万,两者合计占全省人口的70%。1928年延续到1930年的大荒,难民估计达五千多万。
1929年斯诺出访是由当时中华民国的交通部长孙科安排的一次旅行,他的本意是为了让斯诺写写沿途的风光名胜,以便吸引美国的观光客。然而斯诺第一次看到了饿殍遍野的可怕场面。他在报道中写道:"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儿童们甚至更加可怜,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斯诺还采访过大饥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指出那里根本就没有兵害,却饿殍满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诺的中国》一书(EdgarSnow'sChina,RandomHouse,1981。这本书好象没有中文译本)中提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庄,人肉公开售卖。"这本书中有很多斯诺拍摄的骇人的饥民尸体的照片。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人类灾难,这是引发后来斯诺到延安去见毛泽东的首要原因,并写下《西行漫记-前所未闻的故事》电稿发回国内。( 摘自斯诺《西行漫记》第四章《通过红色大门》 )
5、1931年,长江水患:死14万人,受灾民众1亿人,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人数达370万人。
6、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超过600万人。
7、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
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人口骤减三分之一。甘肃死人数目亦不详。
8、1941年广东大饥荒,饿死人数和灾民人数不详。
9、1942年中原大饥荒:仅河南一省就饿死300万人。
10、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3年湖南, 薛岳( 抗日名将,蒋介石的心腹爱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为谋取暴利, 将湖南大米走私到广州,导致湖南在丰收之年缺粮,饿死上百万人。
11、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二千万人,饿死人数不详。
12、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
在湖南,1946年4-7月,饥荒遍及全省。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