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单词 Rose 的正确发音是什么?
蔡永丽
2022-04-20 08:32:33
共 1 个回答
蔡曼纯
2022-04-24 10:53:29
rose 这个词的字典读音确实是 /roʊz/ 不假,但是题主听成 /roʊs/ 也是完全有情可原的。
英语中存在着词尾阻塞音清化(final obstruent devoicing)的现象。也就是说,出现在词尾的擦音和塞音会变清。这个现象在自然语流中常常出现,尤其是在后面一个音节的开头是清辅音的时候更为明显。不过,不同于德语等典型的词尾浊音清化的语言,英语的词尾浊音清化并没有完全抹掉词尾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
以 rose 一词为例,实际的发音可能是 [roʊz̥],相比于典型的 [z] 的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清化,因此会被题主当成是清音。 @王赟 Maigo 提到的外教把 with 读成 [wɪð̥] 的情况应该也是类似。
标准读音是 /rəʊz/。
不过我注意到,当单词的最后一个音是浊擦音时,有些母语者会把它念成清音。我大一英语课上的外教,在讲 /θ/ 这个音时,就用 with 作为例词,全班同学都很迷惑。
我建议按词典上标的音来读,不要学有些母语者的口音。
除了[l]、[r]、[m]、[n]、[ŋ],英语所有的“浊辅音”在词尾都会清化。
所以rose的/z/实际上是[z̥]。但是[z̥]并不完全等于[s]——[z̥]是弱辅音,[s]是强辅音。可以把[z̥]理解为小声发出的[z]。
rose 这个词直接发成法语的“耗子”多好,既浪漫又有逼格。
bingo
“单词的发音并不被音标限制”!!!
跟着音标死读就惨了!!
第一,大部分外国人连贯说话的状态和实际我们中国人学的单词读音不是一回事!!!
实际连贯说话中[s]和[z]这组清浊辅音是可以转换的,在说得很快的时候,会发成[s],而且很多单词里的s和z在实际说话的时候可能都可以,比如Muslim的发音,其实s发成s和z都可以,为什么呢?因为清浊音在单独出现的时候,本来很清楚的区分,一说快就会很模糊,很多人就分不清了。
理论上,英语靠[s]和[z]区分大量单词,但实际上水可深了,词尾的[z]在连贯语境里基本都混成[s]了,Wikipedia上说的比例是八成吧。
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close有两个读音,两个意思。
close [kləʊs] close [kloz]
读音不一样,可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思!!!
甚至很多单词中间的[s]和[z]都是可以互相切换的,因为实际上这两个音读快了很难区分,其次人们都是很任性地把浊辅音弱化成清辅音,震动声带多麻烦啊。
下面两个词其实都应该发成[z],但抵挡不住我们人类的惰性嘛。
Mus‧lim /'mʊzlɪm'mʊzləm'mʌz-'mʊs- ;ˋmʌzləm /穆斯林
transaction [træn'zækʃ(ə)n; trɑːn-; -'sæk-]
浊辅音的清音化是一个美语口语趋势,甚至英国人都快守不住英语的底线了,老一辈的人说一口正统英语还被吐槽太旧派太顽固了。
比如have to说快了都是haf to。
当然我们国内有一些人以为英语口语就是就是把单词读音拼合起来,需要发得饱满清晰,这其实不准确!!英语不是汉语!!!
就算汉语是强调字正腔圆,但汉语口语也不是一个一个字在蹦。
中国人说“为什么”,真的会一字一顿地说“wei shen me”吗?我们中国人可以把为什么说出快慢清楚模糊几十种feel来,但外国人刚开始学习都是一字一顿,但他想要地道,就必须加快,加快后的“wei shen me”还是一个一个拼音吗?又不是台湾人说话。
rose究竟怎么发音呢?
下面是美国作家William Faulkner 的经典名篇,A Rose for Emily,听标题就可以听到rose的发音是[s]。
02 Unit 2 A Rose for Emily
下面是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的 A Red, Red Rose,在抒情朗诵的情况下,会放大所以细节,读音是 [rəʊz] 。(发现下面的标题标点都用错)
经典诗歌精选009 Robert Burns(罗伯特彭斯)A Red,Red Rose(一支红红的玫瑰) Darle
但是在下面这个版本里,所有的r都是颤音,为什么呢?
复古啊,就好像用唐朝的口音去朗读唐诗一般,知道什么叫做原汁原味吗?
比如很多汉语诗歌从现在的角度不是完美押韵,其实在曾经的古代都是完美押韵的。
“A Red, Red Rose”苏格兰国宝诗人名作|NO. 29
第二:不同语速和不同语气情感会对同一个单词的语音细节有细微差距。
几乎所有单词都有“慢读,重读,弱读,快读等”版本,而且在“口语,朗读,演讲,戏剧等”中有不同处理方式。
这是大部分中国学生最naive的地方,一群人把自己小时候听到的那些所谓“标准”当做金科玉律,导致很多人对语音的理解就是停留在单一,狭隘的水平上。
对语言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听原版,不断去听,什么都比不上自己亲身感受。
感受无能····emm,这本身是由于认知和体验决定的
然后大胆的地说,说的质量取决于听的质量。
第三:rose的发音是 [rəʊz]还是 [rəʊs]呢?
音标是 [rəʊz],但实际发音 都可以。
但有一个隐隐的规则的,很多外国人没法具体说清楚。
当!当!当!
同化原则assimilation。
发音方式或发音位置的就近原则。
这适用于所有发音,甚至是所有语言,不只是s和z,也不只是英语,几乎所有语言都有这个现象,这个原则会解决绝大部分人对英语发音的困惑。
大家可以先听听所有音频里的rose发音规律,尤其是单复数下,一定要在语境里听,耳朵一定要灵敏。
这个规则估计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就跟我每次看对外汉语教材都会震惊地发现很多我不知道的规律。
这就是语言教学和普通门外汉的区别。
你的朋友我不知道是不是母语国家的人,一定意义上他上是正确的,歪果仁在普通单词level基本不看音标,靠耳朵听, 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听到的是[s],但是,也有很多时候读[z],那么他是没有听到吗?
NO.
没有注意到而已,或者不可能注意所有细节。
第四:普通背景的人和专业配音或主持或戏剧的人对语音的理解不一样。
不同年代的,不同国家的,不同背景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只有真的公主才能感觉到二十层褥子下面的豌豆,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说出一口如此高贵的口音,后一句话大致是《窈窕淑女》里的台词。
比如我们读Spain,现在都是读中国老师经常说的“浊化”,s+b+ain,其实这是“不送气”,现在觉得不送气正确,但在1964年电影里,牛津语言学教授希金斯在下面这首歌的最后读的是送气音,Spain 噗,难道他是错的?其实他一直吐槽无处不在的“不送气”。
纪录片里有所谓“正统”的读音,Manchester是送气的,不送气主要是美音带节奏。
Servants' Chorus-Lerner & Loewe
1952年的电影《雨中曲》里,有一首专门练习元音o的发音绕口令,可以听听他们怎么读roses,哈哈哈哈,所有r都是颤音,就跟很多印度人一样,tree和dream都是读颤音。
之前我有一个学生是接近50岁的的完美主义学生,坦白说以为跟着新加坡人学习r音就是最地道的,没想到都学成颤音了,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但这样就是错的吗?
听听第二个版本的A Red, Red Rose和下面的Moses,无处不在的颤音r,难道这不是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吗?
Moses-Soundtrack
其实英语国家的人每个人成长环境不一样,承袭的发音习惯都不一样,理论上他们应该能识别出不同状态的发音细节,但哪怕就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或英国人,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辨析所有语音细节,就跟我们中国人就算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不是谁都能教对外汉语的。
外行指导内行就是如此。
首先要明白我们作为中国人,不是谁都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
千万不要觉得外国人说得都是最标准的。
但是外国人能给出很多有见解的看法,我们一定要倾听,一定要思考,不要完全无视别人的看法,也不要把别人的话当真理,因为外国人还分档次呢(我觉得中国官方现在开始给来华外国人定档次就很解气,哈哈哈哈!!!),我们多长个脑子就好。
所以我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题主一看就是很会思考的人,一看就是学霸气息浓厚的人。
本来我以为怎么不把rose发成“肉丝”或“弱死”呢,其实这才是最常见的错误。
下面的视频是上半年录的,貌似[z]的发音就是中间状态,实际上读音会随着速度,情感,呈现形式变化,这才是语言的真正复杂好玩的地方。
是z不是s。
中国学生都被小学语文教的僵化了。发音本身就是可变的。不能一概而论。
写法是写法,读法是读法。/z/在音标末尾,读成/s/。VOA里面都是这样的。可以收听一下VOA。
很多人根本不明白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试图根据音标读准单词,尤其是在句子中的单词,注定是徒劳的。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想发音准确一点的话,与其关心那是s还是z,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开头的“r”该怎么发。
大家都在认真答题啊
来跟我一起读:
lo~Say
lo~~Say
lo~~~Say
【逃
英语初学者先按字典认认真真地来,按字典发音是肯定不会出错的!
等英语进阶到一定程度,再去练习一些不规则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