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直流电动机时,通常在电枢回路中串入必要的电阻,其目的是什么?
管顾杰
2022-07-10 00:00:03
共 1 个回答
施宇洋
2022-07-12 17:21:19
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系统在起动时不需要在电动机电枢电路中串入起动电阻; 因为,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的控制是使用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来使电动机起动和调速的,启动时,在发电机励磁绕组上加上电压,由于发电机励磁回路的电感比较大,所以它的时间常数也比较大,所以励磁电流不是一下子就达到额定值,而是慢慢增加,发电机的电压也是慢慢上升的,所以电动机电枢绕组二端的电压也是慢慢上升的,因此,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不会一下子很大,所以就不用在它的电枢回路中串电阻来限制起动电流。
并不是一定要在直流电机的电枢回路中串接启动变阻器的,只有对转速和启动力矩有要求的直流电机才采用这种方式,改变电枢的电阻,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启动力矩,从而达到变速或者增大启动力矩的目的。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是为了限制起动电流,如果不能确定串多大电阻合适,就置电枢回路的调节电阻在最大位置,这样保险一些。如果起动转矩不够就进一步调小电阻,使电枢电流增加(电磁转矩增大) ,直到起动完成将电阻全部切除。
直流电机启动时不先加励磁电流会导致电机的启动时间延长,电枢电流长时间维持在很大的数值,导致电机、供电系统或启动设备损坏。
直流电机在启动瞬间,电机转速为0,反电动势为Ea=0,电枢电流=(U-Ea)/Ra,(Ra=电枢直流电阻),因为电枢直流电阻很小,启动时的电流非常大。 电流与主磁场共同作用产生转矩,使电机转子转动; 随着转子转速的上升,反电动势随之加大,电流逐渐变小,直到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电流也达到额定值。
为了减小直流电机在启动时的电流,常用的方法有降低启动时电枢电压、在电枢回路中串电阻等方法,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但为了产生足够的转矩,启动电流依然会远大于额定电流,电机不能长时间在这个电流下运行。在电机启动时,如果没有励磁电压,就没有主磁场,转子不会转动,电机的电枢电流就会一直维持在很大的数值;电机、供电系统及启动设备无法长时间承受很大的电流而损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