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宝宝营养补充剂(上):钙铁锌、维D、DHA……该不该吃?
刘梦梦
2022-03-26 06:29:51
共 1 个回答
青三班
2022-03-31 04:38:35
免费领取保险避坑指南
宝宝出生后,要给他(她)吃点什么营养 补充剂 ,才能更健康更聪明?
​钙铁锌、维生素D、益生菌、乳铁蛋白......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补充剂,究竟哪些才是宝宝真正需要补充的?哪些又只是在花冤枉钱?
去年,笨爸爸做过一系列营养补充剂的科普和评测,这一篇,将综合地来跟大家把这个问题捋一捋, 营养素 应该怎么补?
要提醒的是,这里所说的补充是指食用专门的补充剂,不需补充的那些营养素并不是说宝宝不需要,而是说正常膳食不容易缺乏。
同时,我们讨论的对象不包括有出生缺陷或其他疾病的宝宝,因为这涉及到专门的医学知识,最好咨询专科医师。
接下来的文章会比较长,大家可以先看目录:
目录
1、钙:是好东西,但3岁之前不容易缺乏
2、铁:缺铁性贫血多发,分情况补充
3、锌:不容易缺乏,特殊时期可补充
4、维生素D: 母乳 含量少,建议出生后补充
5、DHA:促进脑部发育,但并非越多越聪明
6、益生菌:日常不用补充,增强免疫力是虚
7、乳铁蛋白:母乳含量高,不应盲目补
是好东西,但3岁之前不易缺
宝妈老觉得自个娃长的不高,或宝宝出牙慢啊肋骨外翻啊,总怀疑是缺钙,所以都惦记着是不是要给宝宝多吃点钙剂。
但是,这种想法并不科学,因为3岁以下宝宝的食物里有足够的钙来源。
1、不同年龄宝宝需要多少钙?
注:耐受量是指在这个摄入量情况下宝宝不会出现负作用。
2、宝宝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多少钙?
0~0.5岁的母乳宝宝 口粮如果是母乳,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统计数据,母乳钙平均含量是242mg/L,按照平均每日喝750mL计算的话,宝宝一天摄入的钙是182mg,基本满足;
0~0.5岁的 配方奶 粉宝宝 又如何呢?根据笨爸爸的不完全统计,配方奶粉钙的平均含量约为523mg/100g,宝宝每日喝600mL的话,摄入的钙高达408mg;
0.5~1岁的宝宝 对钙的需求是250mg/d,单纯的配方奶其实已经可以满足,而且还没算上 辅食 的钙。
1~3岁的宝宝 对钙的需求增加比较多,达到600mg/d,从配方奶和辅食的总钙量来看,也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如上图)。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正常膳食钙的供给是足够的。其次,钙的最高耐受量是1500mg,无需担心过量的负作用。当然,如果宝宝有出现便秘这些现象,那就可以酌情减少配方奶和辅食的量。
母乳和奶制品是宝宝摄取钙来源的最推荐方式。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
6~12个月宝宝,每日奶量应达600~800mL
1~3岁宝宝每日奶量不少于600mL
学龄前儿童每日奶量为400~500mL
学龄儿童每日奶量为300mL。
但是有些宝宝正常饮食,为什么身体生长会比同龄人缓慢?这可能跟VD的缺乏有关,这一点后面讲。
3、哪些食物富含钙?
如果奶量不足或不喜欢喝奶怎办?宝宝可以适当增加辅食来补充。
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钙非常好的来源。比如黄豆钙含量为191mg/100g,豆腐钙含量为100~140mg/100g,常吃豆类及豆制品有利于补钙。
深绿色叶菜和菜花也含有较多的钙,钙含量介于50~130mg/100g之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苋菜、菠菜和空心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会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小结:正常喂养可以提供充足的钙源,0-3岁宝宝并不需要额外买钙剂来吃。
为什么很多宝妈老觉得自个人娃缺钙? 看这篇文章 :宝宝补钙产品评测(上):这些误区和谎言,你中过招没?
钙剂要怎么选择?有哪些坑? 看这篇文章 :宝宝补钙产品评测(下):你被液体钙、90%的吸收率忽悠了吗?
缺铁性贫血多发,分情况补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7~24个月大的宝宝,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2岁以下的宝宝缺铁一般会表现出对周围不感兴趣、易烦躁等症状。并且,铁的缺乏可损害其认知能力,导致神经发育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一直会持续到成年。
不过,宝宝需不需补充铁剂呢?这个得分情况讨论。
1、不同阶段,宝宝的铁需求量有何不同?
0~6个月 大的宝宝每天摄入0.3毫克的铁元素,能满足身体需求。
7~12个月 (或0.5~1岁)的宝宝,由于开始有铁的丢失,以及血红蛋白铁蓄积量的增加较大,这个阶段推荐的铁摄入量达到每日10毫克。
1~3岁 的宝宝,由于血红蛋白的铁蓄积量、其他组织存储铁的增加量出现阶段性减少,这个年龄的宝宝每日铁推荐摄入量略微降低了1毫克,即9毫克。
2、哪些宝宝需要补充铁剂?
0~4月龄宝宝:
这个阶段的足月宝宝由于体内存储了足够来自母体的铁,因此,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宝宝都无需食用铁剂。
4~6月龄宝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2014年发布的《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建议,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4月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1 mg/kg元素铁;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无需补铁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 mg元素铁,直至1周岁。
不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0年发布的《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认为,4~6月龄足月宝宝,应及时添加辅食,未建议补充铁剂。
中华医学会:《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低出生体重的宝宝4周龄开始补铁,母乳宝宝喂养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 mg,配方奶宝宝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直至1周岁。
6月龄以上宝宝:
这个年龄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因此,铁的主要来源就有3个:配方奶、米粉、家庭辅食。
母乳铁含量低,通常是在0.35~0.71毫克/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之间,母乳宝宝喝1升母乳最多才摄入0.7毫克的铁,还有9毫克的缺口需要从米粉和家庭辅食中摄入。
一般国产米粉每100克铁含量是4.7~6.5mg,一日吃三餐米粉,摄入的铁为3.5~4.9mg,所以剩下的就要从食物中去获取。
当然,选择国外的高铁米粉也是可行的,一般每100克铁含量在20mg以上,一日三餐摄入铁约有9mg,基本满足需要。不过,要注意每餐食用量(14克)。
国内二段配方奶粉铁含量约为6.2~8.5mg/100g,配方奶宝宝每日大概喝600mL奶加上米粉的铁也基本能达到需求。
3、哪些食物富含铁?
如果奶水不足或者宝宝不喜欢喝奶,那么有可能造成缺铁的局面,不过,仍然建议优先通过食补来挽救这一危险。
铁一般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要由于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就是常见的红肉、肝脏、猪血、鸭血等,比如100g猪肝含有22.6mg的血红素铁,宝宝吃个10g猪肝泥,大概能吸收2mg的铁。
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材,黑木耳、紫菜、芝麻、黄豆、豆腐皮、香菇干、葡萄干、核桃等,其中黑木耳和紫菜含量较高,分别达到97.4mg/100g和54.9mg/100g,在做粥时,可以适当添加这类食材。
参考一些研究数据,不同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率有比较大的差别。吸收率高低大概依次是:母乳50%、肉类和肝脏类10%、蔬菜类2%~5%、牛奶和蛋黄0.2%~0.5%。
特别注意的是,牛奶、蛋黄的铁元素吸收率比较低,它们并不能作为补铁的最佳选择,其次是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铁的吸收,再加上它本身铁的含量也不高,因此也不是最佳来源。
4、关于铁元素的贫血检测。
很多人以为做过微量元素检测铁就能知道是否贫血,但微量元素测的是血清铁,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血红蛋白才(Hb)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最常用指标。
中华医学会:《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6月龄~5岁的宝宝来说,Hb<110 g/L的话,就属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但血红蛋白一般在贫血的后期才会出现下降,提前检测血清铁,了解体内铁储备,也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小结:
0~4月龄足月宝宝不需吃补铁剂。
4~6月龄足月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通过添加辅食,或部分奶粉混合喂养,则不需补充铁剂,否则也可按照每日每公斤体重1 mg元素铁补充铁剂。
6月龄后,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宝宝,都可以通过添加辅食获取铁,不需额外吃铁剂;
低出生体重宝宝,有必要吃补铁剂,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mg或1mg补充。
不易缺乏,特殊时期可补充
在医学上,锌的缺乏属于Ⅱ型营养素缺乏(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它的缺乏引起的常见症状有:味觉障碍、厌食、偏食、异食、腹泻、皮肤干燥、口腔溃疡、认知能力差、生长迟缓等。
但是,锌是不容易缺乏的,因为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米粉等食物,都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1、不同年龄的宝宝需要多少锌?
2、宝宝可以从食物中摄入多少锌?
母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母乳锌含量可以达到284.4μg/100g,如果宝宝每日摄入1L左右母乳,那么0~6月龄宝宝摄入的锌可以达到2.2mg,满足宝宝所需。
配方奶粉:
根据《GB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的规定,配方奶粉锌的含量应该为0.12mg/100kJ~0.36mg/100kJ,换算为每100g配方奶粉锌的含量是2.28mg~6.84mg。
配方奶宝宝每日保证至少600mL的奶液量,那么宝宝每日从配方中可以摄入的锌是1.78mg~5.33mg。只要适当选择,可满足0.5~1岁的宝宝所需。
米粉:
根据笨爸爸的不完全统计,原味米粉中的锌含量通常在3.5~5mg/100g之间,每日三餐摄入的锌可以达到2.8~3.75mg。
3、还有哪些食物富含锌?
总有些宝宝不能完全按照推荐量去食用配方奶或者米粉,那么这时不妨考虑下通过食物补充锌。
一般来说,红色肉类、动物内脏是锌的极好来源,比如猪肝含锌量为5.78mg/100g;其次,虾、小麦、花生、鸡蛋等是锌的良好来源。另外,通常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都是含锌比较低的。
综合以上,0~3岁之间,正常、均衡饮食的宝宝,并不需要额外再吃什么补锌剂。
4、哪些时期宝宝需要补充锌剂?
正常饮食,锌的来源是充足的。但是粪便是锌排泄出体外的主要途径,这个排泄比例占总排出的90%,如果宝宝经常拉肚子,宝宝可能有缺锌的风险。
中华医学会:《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另一方面,研究已经证实,对于腹泻宝宝,补充锌剂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WHO大力推荐:6月龄以下腹泻宝宝每日补充锌剂10mg,7月龄~5岁腹泻宝宝为每日20mg,持续10~14日。
5、钙铁锌能同时补充吗?
钙铁锌这些二价离子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同一个通道被转移吸收的,所以如果某种元素补多了,会挤压了其他元素补充空间,因此,如果食用补充剂的话,就不建议同一时间补充,应该在三餐的不同阶段。
不过,“挤压”情况发生的前提是某种元素补充量远大于其他元素,所以,宝宝食用同时强化了钙铁锌的奶粉、米粉并不会影响相互的吸收,强化的水平并没有达到悬殊的程度。
小结:母乳、配方奶、辅食均含有丰富的锌,正常情况不需额外补充;腹泻宝宝可按照每日10mg或20mg的量补充锌剂,持续10~14日。
补锌产品怎么选择?看这篇文章:16款宝宝补锌剂横评:14款不在推荐名单中。
维生素D 母乳含量少,建议出生后补
有一些宝宝出现肋骨和胸骨畸形、O和X型腿等症状,实际上并不是因为钙补充不足,大多数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VD)。
维生素D最重要的生理作用就是促进宝宝肠道对钙的主动吸收,相当于一群搬运工,负责钙的运输。
不过,由于母乳本身的VD极低,完全不能满足各月龄宝宝的需要,所以出生不久后,宝宝就需要按剂量补充。
1、不同阶段,宝宝需要多少VD?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的数据,0~0.5岁、0.5~1岁、1~3岁这3个年龄段的宝宝每日都应该摄入10微克,也就是400IU的维生素D。
2、哪些宝宝需要补充VD剂?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宝妈全天候泌乳量产生的VD大约为2.5微克,相对于宝宝的需求量明显缺乏。
0~6月宝宝:
美国儿科协会(2008年)认为,母乳喂养及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生数天后(中国是2周)就要补充VD,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每日配方奶不足1L,也应该补充VD。
中国营养学会则认为,母乳宝宝才需要额外补充,配方奶粉宝宝食用符合标准的配方食品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建议,母乳宝宝在出生几天后开始补充VD,剂量是每日400IU(10μg),如果配方奶不足可考虑补充VD。
从上面的不完全统计数据看,一般600mL配方奶可提供5~7μg的VD,未能满足宝宝需求,因此,笨爸爸建议饮奶量较少的宝宝也进行补充。
由于VD是脂溶性维生素,容易在体内积蓄,所以配方奶粉宝宝可每隔2~3日左右补充一次VD(400IU剂量)。
中华医学会:《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另外,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双胎/多肽宝宝,出生早期应该加大VD补充量,可每日摄入20~25μg(800~1000IU)的VD,3个月后再改为10μg(400IU)。
6月龄以上宝宝:
一天的母乳、600mL配方奶和75克米粉分别能够提供的VD是2.5μg、5~7μg和3.0~4.9μg。
对于母乳宝宝来说,口粮主要为母乳和米粉,但加起来也未能满足10μg的需求,所以还是建议继续补充VD,补充频率可以减低,2~3日一次。
配方奶宝宝,除了配方奶还有米粉,可以在每日600mL配奶+2~3餐米粉的基础上,不再继续补充VD。
3、还有哪些食物富含VD?
如果不想宝宝的食物只有奶粉和米粉这么单一的话,也可以考虑下从其他食物中去获取VD。
含量最高的是红鳟鱼和大马哈鱼的鱼干,达到15.6微克/100g,如果宝宝能够吃稀粥了,那么可以每次加入10~15g的鱼干,能提供的VD大概是2微克左右。
其他食物中,蛋黄、香菇、鸡蛋都含有一定的VD,每天吃一个鸡蛋,宝宝可以摄入1微克的VD。
4、可以通过晒太阳补充VD吗?
美国著名的儿科医学期刊《Pediatrics》曾经给出一些这样的数据供参考:春夏秋季白种人在早上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日晒10~15分钟就能满足自身对VD的需求,但是亚洲黄种人需要的时间是3倍,也就是宝宝可能要晒30~45分钟才能满足。
宝宝虽然出生后不久,皮肤就能开始合成VD,但是这样长时间的照射对宝宝健康是不利的。一是阳光中的高能蓝光可以透过晶状体,达到视网膜,影响对宝宝视力;二是宝宝皮肤柔嫩,过早暴露在日光下这么长时间,皮肤可能会被紫外光损伤。所以对于0~0.5岁的宝宝,不建议通过日晒来补充VD。
5、有必要补充维D之外的其他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吗?
有些宝妈可能觉得,给宝宝吃复合维生素,这样就可以维D、维A、维C什么的一起补齐了。但其实并不建议宝妈这么做。
看起来,宝宝是吃了更多的营养素,但是这里面违背了一个原则:缺啥补啥,不缺不补。
比如维生素A,根据《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的观点,母乳中维生素A是比较丰富的,其次配方奶也是强化了维生素A的水平,因此,一般宝宝是不容易缺乏的,加上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容易积蓄,补得多造成过量。
同样的道理,像B族维生素、维生素C、K等等营养素,吃复合维生素相当于重复补一次,造成浪费。
还有些复合维生素是添加了多种矿物质的,宝宝在日常膳食已经摄入不少矿物质的情况,再补充就加剧了肾的代谢负担。
所以,选择复合维生素来补充某种营养素的话,很难拿捏的准。但是,如果医生建议说,宝宝多数营养缺乏,那么复合维生素也是有用武之地的。
小结:
出生后,不管是母乳宝宝还是奶粉宝宝,从大概2周开始就要额外补充VD补充剂,每日剂量为400IU;
0.5~1岁这个阶段,母乳宝宝需要额外补充VD;配方奶粉宝宝每日600mL奶+2~3餐米粉,可以不用再额外补充VD。
维生素D产品怎么选? 看这篇文章: 宝宝维生素D评测(下):4款有香精、防腐剂,1款油脂质量差!
好啦,上篇到这儿就结束了。 下篇将继续与大家分享DHA、益生菌、乳铁蛋白,到底需不需要给宝宝补,怎么补。请继续留意查看。
还请大家多多转发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历史回顾
1、32款国行版奶粉全面评测
2、38款国产奶粉全面评测
3、爱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评测
4、美素佳儿23款奶粉全面测评
5、美赞臣33款奶粉全面测评
6、a2奶粉全面评测
7、66款奶瓶奶嘴测评
8、宝宝防晒霜大测评
9、宝宝驱蚊产品大测评
10、22款宝宝米粉评测
11、13款宝宝维生素D评测
12、20款拉拉裤评测
13、38款国产纯牛奶评测
请在“宝宝评测”头条号历史文章中查看;或关注“宝宝评测”(ID:baobaopingce),在后台输入相应关键字查询。
关于“宝宝评测”,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中了解。欢迎给笨爸爸打赏哦~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6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
保险测评一大堆,合同上百页,如何避免掉坑?
详情请查看
01 令人心痛的险“受害者”。
前两天有网友在网上控诉,几年前她母亲在保险代理人的劝说下陆续买了好几份分红保险+大病保险,当时代理人宣称几年后就可以部分取出,给她父亲交养老保险,剩下的还可以等她大点带她去各地旅游。
等到她母亲如今生病住院想起保险,才发现自己手里的保单跟代理人当初说的不太一样,几份保单,几乎都是终身分红险,现在想提前领出就要折本,损失几万元。
这几万元,对一个月入五千元的三口之家来说是巨款。
几年来,全家省吃俭用“存钱”,每年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放到保险里,但换来的却是保障功能却极低的终身储蓄保险,而且灵活性很低。
可以想象,当初那位坚强的母亲是满怀希望的存钱、供保险的,以为攒下钱放到保险公司收益又高又安全,过些年就可以给自己的丈夫交养老保险,让丈夫老有所依,也可以让高度残疾的女儿出去旅旅游,看一下大千世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时候用这十个字其实已经很难形容一些保险“受害者”的遭遇。
02 保险避坑,其实很简单。
很多人被保险坑,都是因为自己不懂保险,脑海里也没有明确的保险理念,只能被保险代理人牵着鼻子走,最后乖乖进坑。所以,买保险要想要避坑,首先要知道保险是什么,不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保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要保险。
怎么配置保险才能避免赔不了或者赔得少呢?
点击获取详细信息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保险的意义不同。
如果李嘉诚买保险,看中的绝对不是得了重疾险赔多少钱,富人眼中的保险,是财富传承、是资产配置、是遗产分配。
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买保险的初心还应该是保障:病有所医,大病面前能有斗争下去的底气,也可以走时少些牵挂。
就像上文的案例,如果购买者换成收入颇丰的家庭,买终身分红险也没什么不妥,但对于月入几千的三口之家,一份咬牙继续投钱不甘心、退了更不甘心的保险,却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买保险要想要避坑,首先要知道保险是什么,不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保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要保险
告别不靠谱的代理人,保险避坑我免费教您
点击免费获取
这其中,买卖双方都有责任:如果投保人没有对保险的误解,只把保险当做保障的手段,而不是储蓄理财,就不会选错保险;如果无良保险代理人没有不择手段,而是谆谆善诱,帮投保人扭转错误的保险认识,都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
全国有800多万保险代理人,很多人接受几天话术培训就上岗卖保险了,让他们去做保险教育工作,很难。利益面前,能不故意误导客户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保险避坑,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有定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怎么选。
免费领取保险避坑指南一份
点击查看详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