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价Hebe(田馥甄) 的唱功?
孙高远
2022-04-20 21:17:21
共 1 个回答
邹永峰
2022-04-24 10:26:25
首先,把阿菲和Hebe来比较而得出馥甄唱功差这个结论是很不公的, 我看过Hebe三次live,她的唱功不错,在华语乐坛来说算是中上,和同代的港台女歌手来比较的话算是比较优秀的。
有一份匿名答案已经说得仔细了,不过我想要补充鼻音这一点。其实Hebe在尝试面罩唱法,将胸声过渡到头声,声音穿过鼻腔进入面罩的阶段,所以我们听起来她的鼻音比较重,当她的面罩唱法变得成熟以后,将会主要依靠咽喉腔体这些中位置共鸣,在进一步将震动穿到头腔,声音会听起来更透亮华丽,到时候她的轻/重混声表现也会更加成熟。而根据我看过的三场live,她的唱法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
对于Hebe的三四专,我认为她是在做实验性的专辑以改变自己的唱腔,而这两张专辑发行的时候,她当时的唱功其实跟不上专辑所需的演绎水平,她应该是通过这些超越自身水平的作品来磨练自己的唱功。
三四专比较考验vocal的歌曲(个人注重换声区):
1. 终身大事,副歌连续c2-d#2咬字;
2. 念念有词,最高f#2,有质感的美声第二档位表现;
3. 无用,主歌三字组喉音并且有不错的胸声支持,副歌频繁的真假声转换,换气点难掌握;
4. 独善其身,A段一开始就在换声区。
前两专的无事生非、花花世界和魔鬼中的天使算是有难度,但比不过后两专。
至于那些人云亦云地说什么低配版,什么病的,我太赞同下面那位匿名的朋友了:难道我菲是一种病吗?这到底是在损阿菲还是黑Hebe?还有,我希望那些人去好好地把阿菲和Hebe的全部歌听完再回来说话。
因为我本人是学吉他 会涉及到声乐这一方面 我田粉 我们吉他兼声乐老师是北京某音乐学院毕业的 他明确知道清楚我热爱田馥甄 所以上课的时候 没少和我说台湾流行音乐 和之前she 包括现在的田馥甄 我现在也在北京某音乐学院进修 我先说一个有些人天生有一副好嗓音 音域如果宽 除了音准拿捏好 音是不是越高越好听 是的
she三个人 s的中音部分 h的高音部分 e的低音部分 三个人的声音组成在一起才会发生这种化学反应 早期在she的时候 声音有些稚嫩 换气声也明显 后来发了个人专辑 开了个人巡演 不要为了黑而黑 没听过现场的人不要说什么ktv水平 ktv水平能唱成这样那你还是回去烧高香吧 之后在现场几乎听不到换气声 发音方式也和以前不同 现在护嗓子 个人认为她一直在进步 一个努力做音乐的人 你们去听听现场就知道了
田馥甄的歌 自己唱唱就知道了 个人认为 除了小幸运要好点 其他歌还真不是你想唱就能唱出来的 当时上声乐课 有个新来的同学不肯开口唱歌 老师就说你唱 有什么问题我给你指出来 要是人人都是田馥甄那还得了 有点不明白黑粉眼中的ktv水平是怎么样的
之前学歌 学到张韶涵的歌 老师顺带说了一下 像张韶涵田馥甄都是台湾女高音 歌非常高 很难唱 唱原调高音上不去 就很难听 你以为哪个ktv水平张口就能唱田馥甄 高音不是瞎吼 不是靠声音大就能上去的 有些发音方式确实要学 但是diss她的唱功就没有必要了吧 而且她的现场还原度极高 甚至有很多歌现场比cd还好 一个歌手 人家办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活动 你不来 你不听现场 你在网上看俩视频 就说她没唱功 现场都没听你有评价的资格么?乐理知识你懂多少?
一首歌 你喜欢听 你觉得好听 哦那那个歌手就是有唱功 唱了你不喜欢的歌 就是人家歌手不会唱歌?
而且她真的很圈路人粉 她的巡演和商演我都去过几次 今年南京音乐节那次 我看了下微博 很多奔着自己家去的 对田馥甄路人的 听完现场以后被圈粉 如果没有唱功 现场高音飙的和鬼叫一样 原曲还原度低 早就被骂死了好吗 也不会狂圈粉 看微博简直田馥甄大型圈粉现场
不过你们怎么diss人家的唱功人家都无所谓啦 火不火 人家没所谓 你们喜不喜欢人家无所谓 出道那么久了不需要那些 粉丝都知道她爱唱歌就好了 她唱 自然有人喜欢听 管好自家 你不喜欢自然有人爱 别一天到晚diss天diss地 ,
田馥甄 一个出道16年的专业歌手 一个没有任何负面新闻的音乐。一个坚持现场版的音乐人,尊重她一下就那么难??可以不支持她,但请不要诋毁她。
昨晚去看了Love Concert 超级DIVA演唱会,翻出这个问题来回答一下!
首先说一下,本人很喜欢张韶涵、梁静茹、田馥甄,她们的歌听得比较多,也都会唱,蔡健雅和萧亚轩听得比较少,但也还蛮喜欢的,其中蔡健雅属于创作型的,写的歌还是不错的,很有自己的风格。另外,本人不是专业领域的,只是喜欢听歌,所以不懂专业名词,评价可能也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
接下来说一下昨晚的演唱会。昨晚是在虹口足球场看的,去那里看过演唱会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音响效果是很差的,演唱时一点点的瑕疵都会被放大!昨晚出场的顺序是张韶涵、蔡健雅、梁静茹、田馥甄、萧亚轩。张韶涵出场时的那几声吼真的是划破整个夜空,声音依然又尖又亮又响,高音真的很棒,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音准比起以前好太多了,她也很会带动全场的气氛,缺点是发挥不够稳,会有爆炸音(一方面是她的唱功不稳,另一方面是音响效果太差,把瑕疵都放大了),有时候也依然会跑调。蔡健雅的中低音很稳,跑调的情况比较少,台风也很稳,缺点是高音唱不上去,感觉她想用假声,但是声音还是唱不出来,一些高音的地方就会被吞掉了。梁静茹作为唱功派的代表之一,音准和节奏都是没问题的,说话声音也很温柔很好听,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生了孩子唱得比较少了练习比较少了,气息有点跟不上了,燕尾蝶后半段气息明显不足,还有个别词用说的方式唱的,有点用力过猛了,有点爆破的感觉,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不知道今年情人节还开不开演唱会,我朋友说抢不到便宜的票就要去内场了。然后先来说一下萧亚轩,田馥甄放到最后。萧亚轩的台风、气场、控场能力依然很强大,她是这次演唱会上唯一一个边唱边跳的,所以气息还是点赞,缺点依然是跑调,音准上进步不大,因为她是最后出场的,怕回不了家,所以没听完就先撤了,在外面排队等上厕所的时候听到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跑调确实有点厉害,希望她能在音准上多下点功夫。最后来说说我粉了十多年的女神田馥甄。我是跟朋友一起去的,她很喜欢梁静茹,原本对于田馥甄是路人的那种喜欢,就是喜欢几首很火的歌,比如小幸运这种,对于田馥甄本人,她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关注。田馥甄是第四个出场的,唱的第一首是日常,我敢肯定我朋友没听过这首歌,但是她依然能够听出田馥甄的气息是很稳的,听到后面有她熟悉的歌了,她说了句“她是今天目前为止唱得最好的!”确实,音准没话说,节奏没话说,气息没话说,台风也没话说,在虹口足球场坑爹的音响效果下,还能有这么好的视听效果,真的很不容易。后来我朋友还说听了田馥甄的live,绝对要转粉的,现场发挥perfect。田馥甄的live远比唱片中的好听得多,也更能触动听众(听说是唱片公司的问题,没修好,该修的音不修,把不该修的修了,坑爹啊)!
所以,如果你没有去过田馥甄的演唱会,没有听过她的live,仅仅只是看电视或者听唱片,极有可能get不到她的优秀、她的进步,如果有机会,还是建议大家去听一下甄哥的演唱会(其实内心还有个声音是希望你们都别去了,这几年甄哥粉丝越来越多,大麦又跟黄牛勾结,我都抢不到门票,一开售就所有价位都售罄,太坑了!),感受真的完全不一样!
最后,奉上昨晚老田的《小幸运》,全场大合唱~画质比较渣,大家就不要太在意了,还有芝士回答的音质大家就不要期待了~
距离上次回答过了很久了,突然翻见这个回答,很想再补充一句:其实大多数听众在意“好听”与“唱功顶级”其实不是一个东西啊。反正我听田馥甄的歌就只剩下了享受,就是好听啊!
强烈安利:北京草莓音乐节《南山南》
(完蛋,突然从理智派变成了死忠粉。 )
——————————————————————————————————
以下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如果单就唱功好不好,坦白说,中上。
田馥甄唱功上的确有劣势,这个必须承认,没有人是完美的。细嗓、声音有些扁平单薄,很多答案提到了,但我觉得有把这一劣势放大的嫌疑,而且她现在声音的厚度已经增加了不少。
之前《to hebe》出来的时候,听CD确实没有觉得多惊艳,只是在曲风上倒还有亮点,这里暂时不说这个问题。后来在上海杭州听过她的现场,和CD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最早是听音乐节,音乐节的现场其实蛮体现唱功的。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很多人诟病她的鼻音用得太过造作,但是现场听她鼻腔共鸣意外觉得非常舒服。绝对不是造作或者是炫技,也不是刻意去模仿谁,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她的有些歌就是为田馥甄的细嗓和共鸣而生的,她那样的唱法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就是适合那首歌的。
其实这个问题又引申出关于她曲风路线的问题。很多人把她和王菲相比,并冠以“低配版王菲”的名头,我认为对田馥甄来说有些不公平。其实这两个人区别非常明显。音色上虽然都偏冷,但是王菲是冷中偏明亮,而田馥甄比较偏沙哑。曲风来说,王菲是大众中的小众,她的歌有像《脸》这种超高难度的,也有《容易受伤的女人》《红豆》这种比较大众的。王菲在我看来就是“独”和“仙”,音乐上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田馥甄的话,普遍给的定位是“文青”,其实我个人觉得她确实还是比较适合唱独立音乐的。个人很喜欢《my love》,以及《日常》这张专辑,其实到第四张个人专,田馥甄的曲风已经比较成熟、风格也比较明显了。相较于“仙”,其实田馥甄比较接地气一点。之前《渺小》被捧上神坛,其实是夸张了,也并非她本人所愿吧。《日常》这张很惊喜的看到一些“田氏花腔”的成熟,参考《独善其身》、《慢舞》。
性格上就更不一样吧。单说田馥甄,她很享受人间烟火,有很多对生活的思考,推荐去看看她的一些talking或者剪辑。其实为什么会把这两个人绑在一起比较,我在想可能多少和田馥甄多次表示王菲是她偶像,加之两人乍一看确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有关吧。若真如此,其实还蛮冤的。
再说田馥甄的情歌,情歌这部分其实一直是她被抨击的比较多的。从一开始《寂寞寂寞就好》,被评到了副歌部分有些跟不上,但其实我想替她说句话,还真不是!演唱会听这首歌,和乐队、和音非常搭调,而且在编曲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其实也有原因是这首歌出来的时候她的唱功确实不及现在,但至少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时,田馥甄的唱功是已经在专业歌手中的中上以上水平了。她的情歌其实都还挺体现拉扯和矛盾的,但是到《余波荡漾》来看,情歌这块也是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了。
有关音色音域气息这类专业分析,有篇匿名答案分析得非常清楚了,题主可以参考,个人认为非常客观。我其实想说田馥甄的魅力在于,在天生嗓音条件限定的条件下,她在可能的范围内力争做到极致。不得不提田馥甄对于现场的把控是很稳的,即便是早期刚单飞的时候,一到talking就紧张结巴,一进入音乐就整个人活过来那种感觉(虽然有点夸张啦),那个时候她唱现场都已经很稳了,更不用说现在。现场的控制,唱功必须要,但同时也需要和乐队的配合以及对音乐的主观感受。《梦想的声音》里面《凡人歌》和《要死就死在你手里》这两人让我感官体验最为惊艳,其实田馥甄的真声真的不算强,但她真假声和运用的技巧和妥帖,加上她很个性的鼻音、气音,给歌曲增色不少。至于有人评价的“唱的造作一般还一副老子就是会唱的样子”,我只能呵呵并回应一句:人家是确实会唱。
其实看唱功,从和音也可以看出来,田馥甄在she这么多年,其实和声没少唱,单飞后虽然机会不多,但是偶尔和声的展现还是可以看出水准的。参考和薛合唱的《演员》。
然后再说她唱歌没有感情的问题。我完全不觉得田小姐唱歌缺乏情感。比如她唱《my love》,翻唱《无条件》唱到盈眶、哽咽,又比如早期唱《无事生非》,其实眼里都是戏啊,声音也是有变换的。只不过有时候现场互动必然会导致情歌缺乏,但是不必以少数时候以偏概全吧。再有,情感不是只有情歌才有,非情歌更能体现一个歌手所谓的情怀。
另外,其实我是想说,歌手有没有市场,取决于有没有听众。听众不可能都是专业音乐人,歌手唱功达到中上水平以后,一般人听起来没多大区别。对于歌手的喜好,大多数都是凭主观感受来的。像田馥甄的音乐,一定会给她惹来非议,但也一定会赢得一票粉丝,比如我。是的,我就是田小姐的粉丝,在听过现场后完全被俘虏。她对于音乐的诚恳和认真,以及这些年的不断摸索,其实抹平了她唱功上天生的一些不足。这就好比,先天智力有所差距的两人,经过后天的培养,最终得以开发的智力是相当的。
还有就是,没听过现场的评论,或多或少都是不太客观的。因为视频和音频都是会修音的,像我也会业余调调音,但是模拟的混响和共鸣和好现场是没法比的(不过现场确实差的倒是可以调好就是了)。但就田馥甄来说,我觉得听她的现场远比听CD震撼和满足。
最后我想说,其实了解田馥甄以后,真的还蛮多惊喜的。其实对于“文青”这个概念,我觉得不需要强加给她,她的气质就是干干净净的,外冷内热,我实在苟同不来什么“风尘味”这类词用于她身上。其实田馥甄自己的曲风和她个人喜欢的音乐也是有关系的。比如她喜欢《yayo》,喜欢St.Vincent,喜欢hyukoh。可以自行感受一下便知。
最后,也觉得无需争吵。接受缺点,但并不阻碍我继续喜欢她。
哇,很远古的问题了啊
说起来挺有缘分的,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还没有入田馥甄的坑(当然也是从小就喜欢SHE的,只是中间可能7.8年没关注明星娱乐什么的,但是当时SHE里我并不喜欢她)
是看到了水区有人发了一张田馥甄的图片,我惊叹于这么多年过去这个女孩居然变得这么漂亮,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她的所有, 当时也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也被前面的那个高赞答案影响,觉得她就是个长得漂亮的“KTV级别歌手”而已 ;但是还好她长得好看,所以并没有使我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毕竟这是个看脸的时代,只要长得漂亮,就算是个花瓶又怎么样呢?
于是我完全是为了她的颜值买的票,又正好碰到了她那个每周六都有演唱会的7月份,终于我还是在7.15第一次在梅奔看了她的演唱会。
Amazing
当时我对她的印象,1.是高赞答案的KTV歌手 2.是SHE时期,和“寂寞寂寞就好”(应该也差不多是08年左右录的音吧)CD版和10年左右几个LIVE的大白嗓唱歌的印象
而现场几乎完美的气息控制、真假音转换,talking的健谈,完美的控场能力
听了这一场以后我惊叹于她为什么是这样!说好的KTV歌手呢!我来的是田馥甄的演唱会吗?
脑子很复杂,那天晚上从上海开回昆山一路都在放她的歌,当天晚上熬夜到大概4.5点恶补B站她的视频。
SHE时期和10年左右,她更多的是发挥自己先天的条件,大白嗓唱歌,实际上的确应该没什么唱功可言,但是Emmm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啊,她生来嗓子条件就好,我也羡慕不来。
从饭拍的live来看,田馥甄二专以后的live有明显的进步,但是的确情感有些不足(可以看下现在的她唱mylove,和2专时期的mylove),三专时期最大的问题是咬字,以及刚换唱腔并不是特别稳定的live,但是后期有很大改善。四专开始,抱歉我已经没办法挑什么刺了。
田馥甄的唱功,除了咬字方面的问题(但在《渺小》以后(不过我不太确定是不是因为这首歌所以一定要如此咬字,因为田馥甄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首歌的live了,所以无从考证),已经好了很多(其实我蛮喜欢这样的渺小的,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但是《寂寞寂寞就好》这种歌,个人觉得还是大白嗓唱更好听)
音域这个怎么说呢,天生来的东西,如果真的那么那么那么喜欢听高音低音也可以去听超声波次声波,就她个人的作品而言我觉得已经非常足够了,拿KTV歌手来黑非常的过分了。据说她2小时就录完的《日常》,或者是早期的《来不及》,能在KTV里唱不断气那肺活量真的也挺好的了。
最近很火的《你就不要想起我》和我最喜欢的《无用》,应该自己唱一遍就知道吧。。
《口袋里的温度》《无常》《矛盾》《爱着爱着就永远》甚至是《小幸运》这些需要赋予充分的感情才能唱“好”的歌,作为专业歌手她演绎的非常好,少一分就是平平无奇的白开水,多一些就变的太过汹涌澎湃,和这些歌不太相符。
说的很多很杂!
我现在很少听田馥甄的CD,说实话,除了《独善其身》和《不醉不会》(但是演唱会的编曲改了也有加分),其他的歌,田馥甄的CD真的没有live好听。
PS。我觉得她完全没有什么 摆弄“文艺”?人设(我觉得说她文艺的,可能对文艺有什么误解吧)台上是很敬业的女歌手,台下就很直男很女神经吧,完全和“装”搭不上边,说“装”什么的,说的难听一点,让我想起来那种初中女生排挤一些自己看不惯的女生就会说“装”啊什么的~此处是不负责任的吐槽。
回答在2017年10月份的现在,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好”。
入坑以来有幸看了4场演唱会,也在南京音乐节和她一起淋了雨;我觉得很享受,纯粹是音乐上的享受,她的漂亮的脸、敬业的精神是附送的甜品。我倒是不会去接机送机,或者疯狂拉票,买几百张专辑什么的,虽然她现在的热度也对得起粉丝这么做,不过老年人了,还真的是追不动星了。
但我清楚的知道,如果她还要唱,如果我不去听,我一定后悔。
真的,还好她长得漂亮,不然看到你们说她是KTV水平歌手,我就不会去看了呢。
首先,我虽然是个只认识田馥甄四个月的新粉,虽然去年的我甚至不认识田馥甄是谁,组合里也是只知道she连Hebe都不知道是谁。但是我也是恶补b站看了一下田馥甄以前的视频。很客观的说,以前的田馥甄唱功确实有些飘忽不定,演唱会上也是有点随性。但那是以前的田馥甄,现在她的唱功我个人认为已经很成熟了,进步真的非常大。热评第一的那位打着路人粉的名号死命的黑我是真的看不下去。我就是因为她的声音喜欢她的,请你也啊要拿几年前的她来形容现在的田馥甄。第一次那么喜欢一个歌手,三观五官都贼正,真的不想路人都跟风去黑她
绝对是一等一的唱功。田馥甄是少见的现场可以比专辑还惊艳的歌手,表现力十足。就我目前听过的现场们而言,无论是古典摇滚还是流行,能不出bug就不错了,但田馥甄的现场真的是比CD里的东西来的更激动人心。
音乐是一个集理性和感性于一身的东西,感性而言,田馥甄在单飞以后,可以说唱的每一曲,她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她每张专辑的主题,歌词,曲风,都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剖析,自我拉扯和妥协。她翻唱的那些曲子也很明显能看出来是打动了她的音乐,你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唱田馥甄时就是那种感觉啊!虽然唱功被碾压了十条街……
理性就没什么争议了,首先田馥甄气息稳,演唱会现场唱下来一点都不喘;虽然单飞后她的中低音才得以频繁展示在人前,但令人惊喜的是,无论什么音域,田馥甄的音准和音质都十分有保障,作为老粉我是真没担心过她会有破音,高不上去,低不下来的车祸现场;作为小提琴选手在演唱会上听到了绕梁三日的震撼颤音,抖得浑身鸡皮疙瘩。
而且,本人作为一位KTV歌手(捂脸逃),在前几周搞了一套录音设备,录了她的歌……之后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之间唱功差距之巨大。:)
嗯,我会好好追随甄哥一辈子的。
评论里有人讲 唱功不好 live没听过。。
我去 live都没听过你讲什么讲啊
今年听了场plus现场 以前都是在耳机里听 很多歌很有感觉啊 去了现场就是觉得视觉cd啊 甚至更饱满更有穿透力 听田馥甄的歌时间不长 以前的印象就是文艺清新风格 没有什么突出 也从没刻意去找她的歌来听 传唱度高的那几首情歌听过也都是校园播放啊 路过不自觉跑耳朵里的而已 去年看综艺 就那个梦想的声音 我是冲着别人的歌去追的 渐渐的听了田馥甄的翻唱 声音和视觉还都蛮吸引人的 那个黑色柳丁 、 play 这种还蛮酷 突然就觉得想知道田馥甄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翻了她以前音乐节啊校园歌友会什么的 她的别首歌也很好听 那个终身大事 来不及 你快乐未必我快乐 简直颠覆我对以前小清新的认识 很好听很有个性 英文翻唱的girl with one eye 、haha、trouble等等都是惊艳啊 自己专辑里的像无用无常无事生非 哈哈 名字有点顺口 渺小 爱着爱着就永远 矛盾 mylove 这个人已与我无关 还有像四专里新歌 余波荡漾 灵魂伴侣 真是要细细品味 (没错 我就是来安利歌的) 不管是以前小Hebe的唱腔 还是现在更浑厚的唱腔 都是田馥甄自己啊 她觉得现在更好那就是进步啊 真正听出共鸣的人才会下定决心一定要追一场live吧 比如我哈哈 喜欢的人继续喜欢 没感觉的可以路过 但歌可以听听 如果一不小心真掉了田馥甄的坑里 麻烦你 去 b站 会更稀饭 这个女人啊 太美好
我只知道我吉他老师去看她演唱会彩排,基本上无走音错拍,而且全场状态很好,哪怕再不堪,她拥有的素养作为一个专业歌手还是绰绰有余的,起码不是一般的键盘侠能黑的
近几年各大卫视关于音乐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这不,浙江卫视上档一个新的音乐综艺《声音的战争》
这是一档没有选秀、没有淘汰的综艺节目,而它的主要模式是素人歌手向歌坛前辈发起挑战,同台竟唱。一听就知道,这将是一场华丽闪耀的视听盛宴。
而《声音的战争》另外的一大看点,便是五位重量级的音乐导师,除了日前确定的最后一位导师JJ林俊杰外,还有雨神萧敬腾、羽泉和阿妹张惠妹,以及Hebe田馥甄。
《声音的战争》海报上给Hebe标注的称号是“Live精灵”,没错,名副其实!听过田馥甄现场的朋友都知道,那绝对是一种享受。都说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听一场周杰伦或者五月天的演唱会,而我说,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听一次田馥甄的现场演唱!
Hebe自己的歌很好听,可是,更喜欢听她的现场翻唱,不敢说一定比原唱唱得好,但总能让人沉迷,沉迷到只想听她翻唱的版本而忘了原唱。
如同这首《囚鸟》,论经典虽然比不过彭羚的原版和张宇的翻唱,但却是最能打动我的版本。
其实最先听到的是张宇版本的《囚鸟》,后来听到Hebe的版本,她开口的第一句就直接击中内心,从此再也出不去了。
Hebe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又带着一丝慵懒,纯净的嗓音,无懈可击。虽然Hebe唱错了一句歌词,但丝毫不影响这首歌里的深情和悲伤。溢美之词不用多说,静静欣赏就好。
《囚鸟》这首歌是Hebe在她的演唱会“Love!To Hebe影音馆”上翻唱的,而在这场演唱会上她还翻唱了不少其他歌手的经典歌曲,甚至收录在了这场演唱会的同名大碟当中,但是却偏偏有一首歌没有收录,就是这首《叶子》。
《叶子》的原唱是阿桑,有多经典相信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Hebe没有选择收录这首歌的原因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Hebe演唱演绎的《叶子》将那种“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孤单”放大了无数倍,让人沉醉也让人心酸和悲伤,否则也不会惹哭当时在台下的Selina了。
之前,我们盼着Hebe去参加《我是歌手》盼了这么久,却没想到Hebe最终出现在了《声音的战争》上。这算得上是Hebe在内地真正意义上的综艺首秀,Hebe本人也表示非常期待。
不论节目上她是演唱自己的歌曲,还是翻唱别人的经典,不论是演唱安安静静的情歌,还是点燃全场的劲歌,我们都知道,Hebe的现场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而我们也将和她一样,期待着享受这一场真正的音乐盛典!
希望芝士回答推出唱功评价专区,评价的前提是验证演唱会门票的二维码或者其他形式。
实在看不得唱功好又努力的歌手被对其音乐没有认同感的人进行廉价的诋毁。
Haters gonna hate.
所以看开了就是一切随Hebe的《离岛》,懂得人懂就好。
我觉得这样的距离很好
就隔着一片海互不打扰
我是一座离岛人海边的离岛
世界和我礼貌微笑
不担心我这岛居民太少
人口的密度就这样刚好
我是座小小岛装不下大烦恼
观光客们下回请早
怎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
谢谢谁为我祈祷可是我并不困扰
谁能够决定谁怎样最好
我疏离得很舒服不想治疗
这种距离对大家都好
就隔着一片海互相远眺
我是一座离岛人海边的离岛
世界和我都不无聊
怎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
谢谢谁为我祈祷可是我并不困扰
不担心我这岛居民太少
来过的朋友们都住下了
我是座小小岛容易满足的小岛
懂的人懂得就好
我是座小小岛心满意足的小岛
我爱的人爱我就好。
情感这回事
音乐 我一向不是太了,但我有一位德国朋友,突然问我知道华语歌手hebe吗,后来才知道他居然听hebe的歌,听哭了,他当时并不会中文,我想这就是hebe从歌声传递了情感,连不懂中文的人都听懂了
去了730北京田馥甄如果plus演唱会的音乐白痴来强答一发www
这么说吧 在全场合唱小幸运之前
我一直以为 她没有全开麦或者是半开麦!!
女神对不起!!
live绝对比音源好!!!
真真切切的领会了那句
“听演出是听音乐的唯一方式 其他的方式都只是在听故事”
最后放几张我拍的图和官方的图……
美成这样了 还那么会唱歌
这样对吗!
听过田馥甄四次live的路人粉表示,田馥甄唱功绝对算上成。live效果受配器、混响、歌者生理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尤其视频受收音影响)某些路人只看到营销号的渣音质视频就开始评价歌手唱功,不得不说十分狭隘。听过现场的声音饱和度、领略过现场的舞台表现力才能客观评价。